国传统社会又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于身”的传统。于是在徐辉祖死后: “命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孙钦袭封魏国公。洪武中,王之嫡长子辉祖袭封魏国公,上初即位,辉祖以罪免归第,卒。至是,上念王开国元勋不可无继,特命钦袭封禄米,仍王之旧,岁给五千石。钦,上所赐名云。”⑥
此条史料跟《明功臣袭封底簿》的记载基本一致⑦。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其一,提到徐钦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说他是徐辉祖的长子,而特地强调他是徐达的长孙。而提到恢复其爵位的缘由时,也说是念在徐达的功劳,就连禄米都是仍徐达之旧。毫无疑问,明成祖是在借助徐达的权威来与明太祖的权威建立联系。
其二,”徐钦”这个名字是由明成祖钦赐的。其实对功臣子弟赐名这种事情,明太祖就已经做过。比如徐辉祖的本名就是由“允恭”改过来的⑧,而曹国公李文忠的三个儿子李景隆、李增枝和李芳英都是由明太祖赐名⑨。姓名作为人的符号,是人身份的一种重要象征。明成祖对徐钦赐名,而且是“钦”这样带有浓厚皇帝气息的字眼,用心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借此使魏国公嫡脉对自己的政权产生归属和依赖感,从而支持新政权。当然,仅仅予以恩赐是绝对不够的。明成祖还有更长远的考虑:
六科给事中曹润等劾奏: “五军都督府掌府事、成国公朱勇、魏国公徐钦、定国公徐景昌、永康侯徐忠、右都督郭义监试袭职武官,纵家僮夺其弓槊,法司奉旨追捕,勇等蔽不与……请正其罪。”上曰: “朝廷何尝不务保全功臣? 若此者,果朝廷无故罪之乎? 抑其所自取乎? 命锦衣卫悉捕其仆付法司,勇等姑宥其罪。”又曰: “徐钦未谙政务,令归务学,长智识以奉宗祀,庶免作过自累。”①
明成祖的那句“令归务学”,预示了他对魏国公嫡脉家族下一步将要采取的计划。对开国武将家族好文的倡导,从明太祖时期就开始了。而从徐钦的表现来看,他似乎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品行仍然不高。明成祖的计划,就是要加强对魏国公嫡脉的教育,借此灌输忠于新政权的思想,用心不可谓不深远。
不过,魏国公嫡脉对新政权的反感,短期内是不可能被彻底扭转的。而明成祖也不可能彻底放弃自己的强硬政策。因此才会有魏国公嫡脉的又一次劫难:
魏国公徐钦自南京来朝,遽辞归,上谓吏部臣曰:“中山王功在社稷,为国元勋,钦嗣爵位,宜笃前烈。往者不知奉法,辜朕委任,故令读书以广闻见。今复不俟命,汲汲图归,此岂有立志? 可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