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个合适的操作系统了。
一盘磁带存操作系统,一盘磁带存C编译器,完美。
而且录音磁带存储有个好处,由于信息密度极低,它的可靠性很好,只要略微注意维护,上面的数据能存很久。
就好像曾经有人问,怎么才能可靠的长久保存一些信息,回答是:刻在花岗岩上。
这在这个信息设备的可靠性还不怎么样的时候,这是个很大的优点。
不过,要把磁带用起来,除了转换设备之外,还需要编一下配套软件,但是这些都难不倒现在的高振东,他自己的知识储备,不用开挂,都能把这东西做出来。
唯一麻烦的是这里面用到的数字电路所有逻辑门,都要靠晶体管一个一个的搭。
好在有了晶体管计算机经验的高振东,对这个是轻车熟路。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高振东画图编程,娄晓娥听歌做饭中慢慢溜了过去。
忙碌间隙,娄晓娥偶尔看一眼更加忙碌的高振东,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光芒从未停歇。
两人甜甜蜜蜜的吃完晚饭,高振东把娄晓娥送回家,例行抽奖。
看看今天他抽到了什么?——《深入理解Linux内核》。
这是一本基本上没有太多实际的代码,但是处处都在教你怎么写一个操作系统的书。
里面用大篇幅介绍了Linux从信号、进程、内存、中断、时间同步、文件、驱动各方面的情况,把每一个方面所涉及到的设计思想、信号、功能、函数定义、接口情况都说得很明白,但是就是源代码很少。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从x86架构的角度出发,去描述这些东西的,这就让高振东基于8008的DJS-59乃至后继机型,和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匹配。
还有一个点让高振东觉得很赞,那就是里面凡是涉及到实例,都是以C为基础的,不是C++,而是C。
至于造成这样的原因,和Linux的创始人Linus有关,他非常讨厌C++,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对C++放炮那是家常便饭。
“C++真是一门很烂的语言!”——Linus Torvalds。
这本书的内容,比把Linux的源码给高振东都还有用,因为Linux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几十年后了,计算机环境完全不同,很多源码就算给了他,都并没有什么暖用,还不如这个。
给你原理和解释,至于在自己的机器上怎么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