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谋略的刘基。朱元璋将刘基引入核心决策层,使之分割“濠梁旧雄”的军政权力。
可见,在创立政权的初期,朱元璋在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影响下,奉行十分谨慎的政治立场,防范任何反对派的出现,从而竭力将政权牢固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内敛的疆域政策
公元1368年,朱元璋41岁,正值不惑之年。在这一年,他建立了明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影响下,确立了内敛的疆域政策,因为他认为边疆开拓可能会导致财政危机、社会动荡,最终会影响政权稳定。因此在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明确宣布对周边国家不主动征伐。“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即使是对汉、唐积极经营的西域,明朝从建国伊始,也采取放弃态度。
但对于北逃至蒙古高原的北元,朱元璋为了防范其南下“复国”,仍强调积极备战。“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不过,这种积极备战的政策,也同样由于朱元璋在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影响下,大规模杀戮开国功臣,而转入完全的防御姿态。鉴于自己已经创业成功,朱元璋开始将矛头对准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其中的主体便是“濠梁旧雄”,以防范这一政治集团对政权构成威胁。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助“胡惟庸党案”,大肆诛杀、驱逐“濠梁旧雄”中的文武势力,严重削弱了“濠梁旧雄”在政治领域的影响。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鉴于北元已经灭亡,发动了“蓝玉党案”,此后又借机诛杀了傅友德、冯胜,从而将包括“濠梁旧雄”在内的开国功臣铲除殆尽。经过多次杀戮,“濠梁旧雄”作为一个政治集团,已经不复存在,朱氏政权由朱氏家族与“濠梁旧雄”共天下的格局,一举转变为朱氏皇族“家天下”。在中央,皇帝直接统领文武群体与天下军队;在地方,诸王节制天下军队,发现朝廷有奸臣,可以率兵“清君侧”。朱氏皇族由此形成里应外合、共同统治的政治局面。
朱元璋铲除开国功臣,虽然加强了皇权专制,却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后果,那便是随着武将群体被诛戮殆尽,明军丧失了进一步开拓边疆的军事能力。取代开国功臣掌握地方军权的诸王,军事能力与开国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