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另一种诠释吧!
武王伐纣之后,将朝歌交给了殷人——纣王之子武庚管理,但为了防止殷人叛乱,于是在其周围安排了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史称“三监”。周武王去世后,长子姬诵继位,之后三监与武庚结盟造反,史称“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
根据史书记载,三监造反的原因在于周公摄政代行王事,由于周公旦是武王四弟,管叔是三弟,按照兄终弟及的排序,应该是管叔摄政才对,于是管叔内心不满,认为周公旦篡改了周武王的遗命,从而散布流言“公(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姬诵)”来污蔑周公旦,最终演变为与武庚结盟武力造反。
但三监是姬周王族,灭商建周的既得利益者,真的会因为周公摄政而与武庚结盟造反吗?其实,史书还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答案,与周朝第二位帝王有关,只是隐藏得太深了。
周武王去世时,长子姬诵年纪还小,史书没有记载武王如何安排托孤大臣的。不久之后,周公旦就以成王年幼与“恐诸侯叛周”为由摄政,一个人垄断了朝廷大权。
按照正常逻辑,周武王安排的托孤大臣不可能只有一个,而是应该安排几个,让彼此互相牵制,由此来稳固周成王的统治地位,这是古代的帝王权术,比如刘备去世时的托孤大臣也不是诸葛亮一人。
但事实上,周公成为“摄政”的过程非常顺利,“周初四圣”之三的姜子牙、召公奭、太史佚等似乎都没有反对。如果当时托孤大臣有多个,那么他们为何不反对周公旦大权独揽,是心甘情愿地将权力交给周公,还是其中存在特别的隐情?其实,并不是姜子牙等人甘做绿叶,眼睁睁地看着周公攫取大权,而是当时周公已经称王。
关于周公称王,尽管儒家坚决不予承认,但史书上的种种迹象表明,周公还是称王了,不信请看以下三段历史记载。
首先,《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三监之乱后,周公立即亲征,九弟康叔参与平叛。平定叛乱后论功行赏,康叔就被改封在了商都朝歌一带,建立了卫国,于是他就被称为“卫康叔”,《康诰》讲述的是卫康叔的事迹。
周成王是卫康叔的侄子,周公旦是卫康叔的四哥,因此“王”说“朕其弟”,其中的“王”显然就不可能是周成王,只能是周公旦。
“孟侯”的意思是诸侯之长,诸侯之中的老大,那么排行第九的卫康叔为何能被称为“孟侯”?周公旦有兄弟19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