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这个岗位,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被任命者执掌国家权柄,一定程度上可与君权抗衡。
诸葛亮,便是顾命大臣。蜀后主刘禅曾言:“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军政事宜诸葛亮一言而决,刘禅也就是个吉祥物而已,事实上历史也确实如此。
朱厚照一即位,就面临着三个顾命大臣乃至整个文官集团的全面压制,这对君权来讲,极为危险。
于是朱厚照做了一件事,扶持宦官来平衡文臣,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刘瑾。
不仅朱厚照这么干,不少明朝皇帝也是如此,也算是明帝们的常规操作,大臣们其实也认可,但朱厚照不一样,因为他还有不常规的操作。
扶持宦官上台后,正德稳固了皇权,按理说这样就完事了,推出刘瑾和文官们打打擂台,自己则藏在幕后搞搞平衡,岂不快哉。
可是朱厚照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且非常有个性的皇帝。在他登基时,明朝已历一百余年,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国祚一旦近半,国势逐步颓退几乎无法避免,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一种办法——变法图强!
北宋时期宋神宗和王安石搞过一次,算是玩砸了,直到今日“熙宁变法”是对是错还争论不休。
变法之事,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为之。
朱厚照,大约也想摸一摸这老虎屁股。九千岁代理皇权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反贪、减赋、整顿吏治,加强文官考核、增加商税等等。
《明史》载:廷臣奏瑾所变法,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诏悉厘正如旧制。
刘瑾变法事项,共计约85项措施,严重侵犯了文臣集团的传统利益。刘瑾,一宦官耳,若非朱厚照的指示和支持,他哪有胆子挑战整个士大夫阶层。
斗争形势很严峻。
正德五年,朱厚照的白手套刘瑾被杀,罪名“谋逆”。匪夷所思,刘瑾是个太监,较之江彬更依赖朱厚照的支持,也不知他谋的哪门子的逆。
真正的答案是,变法失败了,文官集团反扑,武宗权衡利弊,只能杀刘瑾平息天下物议。
此举虽然让武宗与士大夫阶层的矛盾得到了一点缓和,但双方立场依然对立,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正德十二年,应州大战爆发,朱厚照御驾亲征,领明军五万与小王子决战于应州。
双方集中精锐兵力,近十万人从清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