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患者的胃部情况摸清楚了以后,周灿的心中有了底。
“麻烦再把患者的术前食管造影给我看一下。”
他想要借助这次给患者做胃镜的机会,把食管瘘的具体位置定好位,最好能够找到形成食管瘘的真正原因。这才能确保二次手术后不再复发。
“这是今天给患者做的食管造影,食管瘘口超过1cm!”
谭主任说这话时多少有些羞愧。
整个食管撕裂的口子约6cm左右,现在出现的瘘口长达1cm以上,他这个主刀医生很难脱得了干系。
周灿操控着内镜退出时,对照着造影上的瘘口位置经过仔细查找,费了不小的力气这才找到。
从食管内壁查看,瘘口并不明显。
这处位置位于缝合裂口的底部,有一定的感染崩线现象。
凭借手术经验与六级缝合术,周灿经过仔细查看后,确定食管裂口的其它部位已经初步愈合。这是一个好现象。
那就没必要再去动它。
如果想要修复这个瘘口,肯定需要清创,然后二次缝合。
首先,不敢保证缝合后不会再发生感染与崩线。
实际上,只要食管壁发生感染,它即使不化脓,也照样容易把缝线二次崩开。
再乐观一点,周灿有着六级清创术与六级缝合术,把瘘口修复后直接长好了,没有再崩开。但是对患者仍然会造成巨大影响。
什么影响呢?
患者的食管本身就因为出现硬化,变脆,弹性和韧性变得极差。这意味着食管能通过的最大食物体积要低于正常水平很多。
然后几天前因为食管撕裂了一道长达6cm的口子,做了缝合后,会导致这一段食管的内部空间变窄很多。
刚才做胃镜时,周灿就能感受到。
做过修复的这一段食管明显要狭窄许多。
这肯定会影响患者术后进食,很容易噎到。
要是在这个狭窄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清创,二次缝合,这段食管的空间会变得更为狭窄。
患者以后吃东西,恐怕只能是流食。
还得稀薄一点的流食,太粘稠的,直接就能堵掉食管。
真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啊!
查这个胃镜实在太有必要了。
如果没有仔细了解患者的情况,直接通过胸腔镜手术帮患者修复食管瘘,就算手术成功,也绝对是一台失败的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