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高危患者。这类患者以患有潜在危险的基础疾病,可能正准备接受风险较高的有创手术。比如重症胰腺炎、重症哮喘、器官衰竭、产科重症等等。这类病人收治,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他们的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为原则。”
有很多病人,等待手术期间不住进ICU,可能永远达不到上手术台的标准。
这时候果断选择住进ICU,先保命,再择期手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住进ICU病房就是烧钱,其实恰恰相反。
有时候也许反而能够节省医疗费。
试想,当各种并发症爆发,那个抢救费用是非常惊人的。
而且会极大的延长出院时间。
“第三种,一些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期患者,重症室可以帮助他们度过急性期,力争帮助患者回到原来慢性疾病状态。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加重期患者就是这一类。”
这种病人很常见。
有钱能买命,往往指的就是这类患者。
他们住进ICU,真的能够躲过阎王索命。
撑过去以后,他们又能很好的活着。
“第四种,疾病出现不可逆的恶性化患者。比如大出血且无法有效止血,又或者恶性肿瘤临终状态患者。还有就是高龄等待自然死亡的患者。收治这类患者更大的意义是体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最后这种患者,多是有钱人家,钱太多了,没地方花。
一般来说,只要家属不让拔管,这类病人在ICU可以住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基本上只要没出现脑死亡,就能一直让他们住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类患者住进ICU后,几乎很少有人能活着出去。
他们进ICU之前,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局。
纯粹就只是为了让生命延续更长,仅此而已。
当然,也必须意识到,这类患者的亲属愿意支付昂贵的医疗费,是对亲情的难以割舍。
比如做儿女的,不想看着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离世,愿意倾其所有,哪怕只是让父母在这个世界上多停留那么一秒。
“重症医学科的病人来源,大致就是这四类。给大家如此详细的介绍,是为了让你们进去工作以后,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每一类病人的治疗方向和目的。”
负责人朗声说道。
四类病人,每一类的治疗侧重点都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