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到了宁卫民有意要办市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因为就在几个月前,1987年11月,国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规定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出面建立古玩市场。
这也就是说,在国家批准建立的古玩市场中交易古玩成为合法,已经为了宁卫民兴办旧货市场的投资计划扫清了政策上的障碍。
这就是天时啊。
再加上宁卫民因为捐献古物和帮助天坛公园发展中,无论和文物局还是旅游局,都维持了较好的关系。
他要牵头去办这个市场,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文物局正发愁没有办法去感谢他呢,旅游局也对他的贡献心存感念。
更别说宁卫民为了占据法理正义,避免日后的法律方面的麻烦,还效仿坛宮饭庄的合作模式,许诺白送两个单位各百分之十的股份了。
实际上,就连顿饭都没吃,连顿酒都没喝,宁卫民做好了规划之后,只是按照流程打了一个申请报告,带着齐彦军分别跑了两个单位一趟,这件事就做实了。
这就是人和啊。
至于地利那就更不用说了,有现场的成功案例就在宁卫民的脑子里,他还用发愁去想哪儿合适嘛。
而且现在的潘家园啊,还荒僻的很呢。
过了左安门,过了肿瘤医院往东,根本就没什么居民。
从二环到三环,除了零星几个小工厂,一个附近农民用来交易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其他的地方,那都是杂草丛生,坎坷不平的荒地,越靠近三环越是如此。
仅仅只有不多的几处工地在盖楼,也都是一些大的企业单位,在给自己的职工盖家属楼。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个1992年才出现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原址啊,此时就连一点人气基础都没有呢。
甚至连那些最早来到此处的文物贩子们,目前都没发现这里的好处呢。
所以,这就意味着拿地成本几乎为零,根本就不用拆迁。
而且在这块地段,市场想要怎么发展根本就不受限制。
面对一望无垠的荒草地,和沟沟坎坎的,据说是原先这里窑厂挖土留下的大坑,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想怎么圈就怎么圈,只要花点钱把地给整平了就行。
于是乎,1988年4月18日这天,当齐彦军代表宁卫民来潘家园现场圈地确定投资意向的这一天,那叫一个兴师动众。
不但文物局的人来了,旅游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