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本以为李增枝是不忿兄长战死,一时激愤才来告状,当时也没当回事。
生气之余,他也能理解弟失兄长的痛苦。
本想着等他消消气,然后再好生安抚一番,这件事就算这么过去了。
可哪里想到,李增枝这一跪,就足足跪了一天一夜。
“他还在宫外跪着呢?”
“回皇爷的话,李都督还在承天门外。”
黄俨偷偷打量一眼朱棣的神色,见他依旧面无表情,才惴惴的继续说道:
“李都督这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奴婢担心他万一熬出个好歹来,到时候百官又得说皇爷的不是。”
朱棣斜睨他一眼,淡淡哼了一声:“出去吧。”
“是,奴婢遵旨。”
黄俨退出去后,空荡荡的武英殿,只剩下朱棣落寞的身影。
以前苏谨还在的时候,凡事都还有个能商量的人,朱棣在他的面前,也从没把自己当做皇帝。
和苏谨相处的时候,反倒是更像燕王多一些。
但这次苏谨偷偷溜去援朝战场,朱棣除了生气以外,心里也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
忌。
这个忌,不是忌妒,是忌惮。
以往苏谨在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被他顺嘴就解决了,朱棣也从不用多操什么心。
他的心里,更多的是做着一统寰宇,王道天下的美梦。
但随着苏谨离开,身边没了这件‘趁手兵器’,朱棣处理很多政务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开始变得束手束脚。
随着对很多事情觉得有些难以把控,他就愈发将手中的权利看的更重。
终究,随着皇位坐的越来越稳,当年那个燕王,迟早会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随之新生的,则是寂坐在武英殿的这位永乐大帝。
苏谨不在的这段日子,朱棣除了要关注援朝战事外,对大明内部的一些人和事,也准备开始着手清理。
譬如,还有一个月即将到来的永乐二年正旦,他就有一件大事要做。
可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景隆却出事了。
这一下就打乱了朱棣的计划,让他有些烦躁。
李景隆战死,朱棣本在犹豫这个曹国公的爵位,是让其弟李增枝继承,还是交给李景隆这一脉继续承继。
其实这件事也不着急,毕竟不管是李增枝还是李景隆一脉,至少要等到三年丧期守孝期满,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