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听张潮解释道:“石原先生的一生已经足够精彩,但还缺少一笔浓墨重彩的结尾。
这么说对一个住院的老人来说可能有些残酷,但对一个一生执着于口舌之争的作家来说,未尝不是让人永远记住他的方式。就像三岛由纪夫那样……”
渡边恒雄:“……”不过很快就接过话感叹道:“石原桑一生在口舌上不输于谁,想不到最后却栽在这上面……”
日本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没有什么“孝文化”土壤,所以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尊老思想。何况石原是先把张潮摆在「敌人」位置上刻薄攻击的,如今被“轰杀成渣”,倒也没有什么人觉得张潮道德有亏,最多就是认为这小子口才太毒辣。
不过渡边恒雄显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停留,他采访张潮不是为了鞭尸石原的,于是马上转移了话题,问道:“我们知道你是中国近几年彗星般出现的年轻作家,与以往中国作家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同。
你非常喜欢在公众媒体上表达意见,更像一个雄辩家。这是你这一代中国年轻人的普遍特点吗?”
张潮沉思了一会儿,才答道:“如果我说自己不具备什么代表性,我只能代表我自己,那就太虚伪了。
任何作家有了上百万的作品销量以后,都不可能只代表他自己。他身上一定有一种让时代共鸣的特质。
所以我认为我代表了今天中国很多年轻人的特点。
面对观念上的分歧或者无端的恶意,我们不再像父辈一样内敛、沉默,在争执面前往往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们不仅会质疑、会辩论、会抗争,而且还是以极其喧嚣的方式。互联网放大了这种个性,而我算是第一代被互联网精神浸透的中国年轻人。
所以我格外喧嚣。”
渡边恒雄疑惑道:“互联网自由、平等的特性,确实会造就这种性格,但是日本比中国更早普及互联网,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网络论坛,都比中国更早成熟。
为什么日本没有产生像中国一样的‘互联网一代’?日本出色的年轻作家也不少,但似乎没有一个像你一样……恕我直言,‘吵闹’的。这又是为什么?”
张潮听完问题,微微一笑道:“其实这个答案何必由我来说?它就在您刚刚的问题里。”
渡边恒雄有些意外,思考了一会儿才有些不确定地答道:“你是说,‘成熟’?”
张潮点点头道:“是啊,成熟。在日本,许多新技术都成熟得太快、成熟得太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