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中华是国内最早运营的博客平台,创始人是东方兴。作为互联网最早的个人媒体平台。博客在米国 911事件和后续的沙漠战争中,表现出了远超传统媒体的及时性和公正性,逐渐进入了主流舆论界的舞台
而在 2004年,中国的博客数量达到 300万个,而同期网民数量则是 9000万——也就是说每 30个网民中就有1个博客。
不同于 2024年任何人拿起手机就能做自媒体人、up主,现在能稳定更新博客,或者在论坛等网络平台上持续发表意见的网民,几乎都是精英或者准精英。
而 2003年到 2004年,恰好处于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关键节点——第一代网红纷纷登上舞台。其中,网名慕子美的一名女专栏作家,开始在个人博客上连载自己和不同男性打扑克的日记,轰动一时,成为引爆国内博客影响力的一颗炸弹。
没有重生常见外挂的张潮,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影响力开始指数级增长的互联网,来帮助自己破局。
飞快地注册好账号,打开上传界面,张潮用王码五笔,有些生疏地打下了自己第一篇博客的标题:
是“新理念”还是“新应试”?——《新芽》杂志,请向中国文学谢罪!
是的,张潮参与“新理念作文大赛”的方法就是,在舆论上对它进行最猛烈的鞭挞。
新理念作文大赛的第一届和第二届,确实以其全新的、自由的作文理念,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捧出了像郭小四、韩涵这样明星作者。
但随着比赛的影响力爆炸式增长,从第三届开始,新理念的投稿量就暴增。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们,也从之前出版的《新理念作文选》、《新芽》杂志刊登的文章以及明星作者的作品中,迅速摸清了这个比赛的脾胃,开始针对性的写作。
中国的学生什么最在行?应试啊!
只要把“新理念作文大赛”看成是一场考试,以过去作者、作品的成功经验为复习材料,自然可以批量生产出符合其口味的应试作文来。
这种情况终于愈演愈烈,导致小四式的“明媚的忧伤”与韩涵式的尖酸刻薄大行其道,反而淹没一些真正的好作者。事实也证明,第一届、第二届以后,这个比赛就没有再捧出任何一个可以和小四、韩涵相媲美的写作明星。
而讽刺的是,小四、韩涵后来也都远离的文学领域,成了商人、车手、导演……就是没有好好写作。
而“新理念作文大赛”举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