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他在笑的是他又把建设或者是规划内容给划开了。
“哪两层?”军通所的同志也不管这个议题大不大了,咬定青山不放松。
“骨干网和区域网。关于骨干网,其实就是全国范围内,各个重要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要求是高可靠、高带宽、高可用。骨干网的事情,我是建议你们和邮通委那边多沟通沟通,他们在这方面有经验,到时候也可以把我叫上,没准还能给你们出出主意。”
这年头的邮通委,要说在现代网络拓扑结构方面有多少经验,那也不好说,毕竟才刚刚从人工交换机遍地的环境里起步,高振东觉得这事儿还得自己掺合掺合,不论是军网还是民网,自己都能给他们不错的建议。
对于高振东的毛遂自荐,没有人觉得他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都觉得这话都不用说,必须把你叫上啊,要不然邮通委的同志可能自己都觉得不合适,毕竟自家最先进的装备——程控交换机哪儿来的,他们还是心里有数的。
“嗯,骨干网建设的事情,我们回头组织邮通委的同志,和振东同志一起好好讨论讨论。”对于高振东的建议,部队的同志深以为然。邮通委在大规模通信上,至少比自己这帮人是有经验的,加上高振东同志把关,结果应该错不了,是国内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至于区域网,这就是你们自己要下大力气的东西了,这个区域可大可小,最小的,可能在一个战场上,大的,可能是一个战役范围,和骨干网不同的是,这种区域网组织结构复杂、灵活、多变,信道类型不一,可能涉及到有线、无线混合组网,非常考验细节上的功底,我的建议是从小到大,先从战场范围开始做,反过去向高层次延生,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搞……”
高振东慢慢的把这方面的一些概念性问题,花了不少时间向同志们做了一点解释,但是更多的,就只有进入细节才能深入交流了。
话虽如此,但是至少同志们还是大致搞清楚了要面对的问题是哪些,起码能够上手开展工作了。
“那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有一个基础的、能用起来的传输网络,怎么在这上面把数据按照我们的想法跑起来,这个网络的复杂程度,哪怕是最简单的那种,也是我们前面的手段没法解决的。”军通所的同志问道。
他们现在也学会了,先抛开还没解决的问题,假设一个环境出来讨论。
对于他们的问题,所有的同志都很感兴趣。
从高振东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