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造诣很深到底意味着什么。
还说什么?赶紧记下来吧。这个事情说麻烦也麻烦,说简单其实也还算简单,在压气机段抽空气,总比在燃烧室后段抽燃气简单吧?
而且这看起来的确是能在襟翼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飞机的起飞性能,这对于改动后可能因为雷达、燃油等增重的飞机很重要,而且米格-21F的起飞性能本来就挺一般的,能改还是要改。
说到机翼,他想起来这次过来另外一件重要事情,这方面也是高总工首倡的,问问他总没错。
“高总,边条翼也是你提出来的,我们也想在这方面向你请教一下。”毕竟新战-7用上边条翼之后,好处肉眼可见,而米格-21仿制能不能用、怎么用这个边条翼
机翼啊,高振东比黄总还来劲,除了机头,他想改的内容里改动最大的就是机翼!
看着高振东兴奋的眼神,黄总觉的莫名奇妙的有点慌,他该不会搞什么大动作吧?
果然,高振东第一句话就把他的想法给否了。
“这个飞机不用边条翼!”
没有理由,要说理由的话,那就是不论是我们还是老毛子,改了那么多都没用边条翼,那高振东自然不会去动这个心思。
“不用边条翼?”
“边条翼不是万能的,这是个高速飞机,咱们想别的办法。”说完,高振东在纸上画了个机翼,看起来有些怪。
“咱们用双三角翼!我算过,内侧机翼后掠角保持57度不变,外侧机翼后掠角改为42度,同时机翼后缘前掠。这样利用内侧机翼尽量保证高速性能,外侧机翼兼顾中低空中低速性能,这样两头都能比较好的兼顾。而且机翼内空间也大一些,燃油、升力特性、翼载、航程也能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前世7爷双三角翼型号最大飞行速度依然有2马赫,高振东并不太担心这种翼型会大幅降低飞机的高速性能。
还能这样?天才!
虽然只是看到这个设想,还没有具体的设计和计算、以及实验数据,但是大部分好处都是一眼看得见的,就连那个最悬的同时兼顾高速和低速,看起来也好像并不离谱。
打个比方就是,大后掠段劈开空气之后,小后掠段就能比较容易的跟进。
最关键的是,这个设计对于飞机的改动实际上并不大,没有任何制造上的困难,反而是确定两段的后掠角度和后掠角变化点比较麻烦。
甚至高总工都把后掠角给算出来了,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