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哪一条,两条都认也行。
陪同高振东一起来的一位黔山当地的副手,看着这个也是有点心惊,看来这位年轻的高组长在十七机部,地位相当之高。
作为十七机部的直属厂矿,这年头的黔山铝厂对地方上可不见得有多好的闲心,拽得很,你看它横幅上只写十七机部没写黔山就能看出来,至少他自己以前来可没这待遇。
这位高组长级别他是知道的,和黔山铝厂厂长一样,但是铝厂这边的礼节看起来却是相当到位。
能不到位嘛,后面的培训工作高振东是没怎么参与了,但最早的项目管理培训,他们好几位厂领导还得叫高振东一声“高老师”呢。
果然,看到高振东,好几位厂领导一下子就围上来。
“高老师来了,辛苦辛苦。”
无论后面怎么称呼,这头一句,老师得先叫上,亲切。当然也不能一直叫,毕竟不是天天在一起,已经有这方面的默契的,提醒、重视,等感觉到上来了,还得称职务,才不显得过头。
黔山的同志一听,好嘛,原来还是他们的老师。
高振东有点招架不住,高级别领导他见多了,这和自己差不多还这么热情客气的,他反倒是很少接触。
和同志们寒暄几句,黔山铝厂厂长笑道:“高总工,你看我们是先在厂子里看看,还是……”
高振东笑道:“先在厂子里看看吧。”
他也没说有什么目的,反正先看看总是好事。
铝厂的同志大喜,愿意看就是好事啊,那说明是来干实事的。
他们兴致高昂,带着高振东一行在厂里到处参观起来,一边参观,还一边介绍,毕竟高振东出名的是钢铁,铝这一块,没听说他有什么建树,也许不懂,也许需要时间进入状态呢。
铝的生产工艺就算到了21世纪,也还是用的19世纪发明的拜耳法提取氧化铝,冰晶石-氧化铝熔融电解铝工艺,细节肯定有发展和优化,但是原理上都一样,就是电解氧化铝,拜耳法则是从矾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原料。
参观完之后,大家来到会议室,各自坐下。
“高总工,刚才整条生产线看过了,我给你汇报一下我们这里的生产等情况吧。”铝厂的同志笑道。
黔山的同志一听,哟,这是真的当成领导来看的啊。
高振东却摆了摆手:“这个就不用了,我也不是部里的领导,这个就不听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呵呵。这样,我们直接一点,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