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不超过8cm,但是灵敏度和精准度可以达到……”
在搞导弹的同志们期盼的神情里,电话里传来了几个数字。
搞导弹的同志瞠目结舌,如果说灵敏度和精准度单听起来虽然高,也许还能通过某种手段慢慢打磨的话,但是这么高的参数,能做到单体25cm大小的三角形盘里,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真的,现在他们的感觉就是这样,天方夜谭。
这他妈不科学!
脾气再好,再是文明,他们心里也开始爆粗口了。
可是对方显然没有停下给他们一点震撼的意思,而是继续说道:“……陀螺仪状态建立时间不超过5秒……”
5秒?这就更是扯淡,对于大型高精度陀螺仪来说,这点儿准备时间甚至根本不够陀螺仪达到工作旋转速度,更遑论建立状态。
他看向防工委领导,想看看他们对这种超级大卫星是个什么态度。
没想到防工委领导也看向他,问出一句话来:“这些参数对你们来说,够不够用?”
毫无防备的同志们被整不会了,不是,这话你真的相信?
“够用,完全够用,非常够用,有这参数,我敢初步保证把精度压缩到500,乃至300米以内,问题是这东西听起来不靠谱啊,领导,这些参数结合到一起,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甚至其中部分参数单独拎出来,都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高振东这这边听见了对面的话,不过一点儿都不在意,他自己知道,刚才他说的那一串参数和数字在别人眼里会有多么离谱。
激光陀螺仪嘛,和传统陀螺仪完全是两回事,别人不相信是正常的,相信的反而不正常。
比如防工委领导,就属于不太正常的,他就真信。
而他的不正常,主要原因是因为高振东自己不正常。
非常人行非常事,这个道理防工委的领导戎马半生,经历无数,还是很清楚的。
“现在进度怎么样了?”他转过头,在电话里问高振东。
高振东罕见的用上了“很久以前”这几个字,说明这个东西难度是有的,而且他很重视。
振东同志做事情是有规划的,早早就把埋伏给打下的那种,他都提前这么久,要说他不是为了这一天准备的?防工委领导不信。
只不过高振东说的“很久以前”,实际上在常人看起来也不会太久,他的时间观念有点急。
搞这种重器,别说一年两年,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