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处理一样。
第二天早上,控制段终于被拆回来了,剩下的战斗部被战士们一枪给崩了。
幸运的是,控制段的数据,还能读得出来。
看着那一点点数据,负责飞控的同志分析了很久。
“弹体失稳,超出了飞控系统的控制范围了!”
还好,找到了故障的原因,而且看起来不是非常麻烦的问题。
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解决方案。
“看来是弹翼太小,那增加折叠弹翼面积?”
这个弹的稳定,是靠弹翼稳定的。
负责总体和气动的同志摇了摇头:“不行,你以为我不想把弹翼搞大?实在是搞不大啊!弹体直径太小,弹出来的弹翼就大不了。”
“增加折叠长度?”多折几折,展开后面积就大了。
“困难,多折的弹翼展开后强度不够,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的。”这种显而易见的解决途径,搞总体的同志早就考虑过了。
“增加弹出弹翼的开槽长度,改90度折叠为平移弹出,这样的话,可以形成沿弹体方向绵延很长的弹翼,总面积应该足够了。”
“这样就更不行了,这种方案会切割弹体内部空间,里面的东西根本就没法布置。”负责总体的同志差点哭出来,这种办法真是要我的老命啊。
大家面面相觑,啊这……
有一位同志眼睛一亮:“要不,我们改方案,将弹翼稳定改为旋转稳定?”
还真有旋转稳定的防空导弹,而且数量不算少。
“这个方案改动是不是太大了?”
“不大不行啊,现在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也许可以,我们的反坦克导弹就是旋转稳定的吧?”这个话其实有问题,赤剑-61的旋转不主要是为了稳定,毕竟那东西的弹翼已经足够大了,而是为了节约一对矢量喷口。
“旋转稳定的话,对弹体自身转动角度的状态就必须采集回来,那就得加陀螺仪,这样会增加弹体重量,增加系统复杂度和不确定性。而且反坦克导弹的直径比我们这个大多了,它能布置下的陀螺仪,我们这个可不一定布置得下。”总师提出了异议。
同志们只要考虑解决稳定问题就好,作为总师,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便携防空导弹直径70mm,反坦克导弹120mm。
眼见陷入了僵局,总师突然想起来什么,他能看到的系统内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