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在确认不是错别字,而的的确确是高振东原文的时候,就只好虚空搬救兵了。
“这句话,原作者原文如此。”
“具体释义,我们会在后期补充标准使用指导文件中注明。”
原作者是谁,高振东啊。
大家一听这个解释,你们特么玩儿赖是吧。
但是因为大家都不懂,想来高振东同志原文如此,那必定是有其意义的,只好就这么过去了,一切交给原作者吧,等标准使用指导文件出来了就明白了。
没错,对于一些复杂、难懂、晦涩、专业性强的标准,是会出一本类似使用手册的书的。
标准本身,是要求简洁、明了、无歧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标准就难免看不懂或者有疑问了,所以标准编制单位会出一本配套的使用手册,对于标准里的条文、使用方法、使用示例等等,进行详细的解释。
不管怎么弄吧,总之这个标准的送审稿是评审通过了,而现在这两家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两件了。
一是来问高振东,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意思,能在报批稿里面解释清楚的,在报批稿里解释清楚,不方便在报批稿里面解决的,那就在使用指导文件里面去解决。
这里的送审稿是送上审查会的版本,而报批稿是审查会之后,根据审查意见,进行必要的修编之后,最终报上去等批复的版本。
不过这种修编,也不一定所有的修改建议和意见都接受的,在有充分、合理理由的情况下,在意见响应汇总表这类文件里注明理由,可以不响应修改建议或意见。
第二个,则是配合专业翻译人员,将这个标准翻译为英文版,准备送IEC,两个单位主要是负责内容的翻译和技术支持,而IEC那边的标准相关工作流程,由标规局去解决。
至于另外一份准备送IEC的C语言标准,在送往花旗国发表的时候已经翻译过了,这次要做的工作不多。
高振东听完他们的介绍,也挺高兴的,算是又搞完了一件事情,他很仔细的和两家单位一起,一一回答了他们的疑问。
好在这种问题并不多,主要是一些新的定义、用词上的疑惑,其实真正专业的东西,他们还是基本都搞清楚了的。
等到两个单位的人带着收获告辞离开的时候,高振东把通信院的总工留了一下。
看着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冯总工,高振东笑道:“冯总,等你们把报批的事情弄完,咱们碰碰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