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栽培有一定关系,但缺点大于优点。
以桂省的气候条件,想控制好杂草生长,耗费的时间太长,再说,草太多,虫害也就更多。
果子卖相不好,就是因为被虫啃了。
郭阳也不再多说,高丰公司的确追求品质,但又没追求极致品质,商人本质显露无疑。
不过刘亚烈确实对火龙果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就高丰这种卖相一般的果子,基地反而越做越大,第一步市场开拓就是一道槛。
据刘亚烈说,其产果的第一年,就因为卖相不好,市场没有销量,而积压了五六吨果子。
最后只能壮士断腕,将五六吨果子免费赠送给商户品尝。
在他焦急万分的计算要亏多少时,奇迹发生了,火龙果优质的口感征服了客户,订单纷至沓来。
“所以,羡慕嘉禾啊。”
刘亚烈沉吟道:“不仅口感一绝,果子也种的漂亮,不愁市场销路。”
郭阳笑道:“高丰也可以,嘉禾的生物农药也一直对外开放。”
“我还是觉得不用农药为好。”
“呃……”
郭阳明白了,但反而更不得劲,从聊天中得知,刘亚烈也是农学出身,但依然对生物农药持有偏见。
羡慕归羡慕,但就是要标榜与众不同,一丁点和农药相关的都不用。
其实绝大多数消费者应该都对农药有偏见,即使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就不是农药了?
一句话就能让人无法反驳。
然而,消费者在买果时,又会用脚投票,更倾向于卖相好的果子,有多少人喜欢吃被虫咬过了的果子?
郭阳说:“那也可以试试天敌昆虫。”
“嗯,今年会试试。”
言外之意就是此前没用过,郭阳突然感觉基层推广的难度并不小。
天敌昆虫的销量其实也不低。
但从报表上看,只能看到一堆冷冰冰的数字。
数据的结果是好的,不过放大到全国市场,依然是‘冷门’领域。
聊到最后,郭阳也提了提嘉禾即将探索的新技术:单联排种植和夜间补光。
刘亚烈不是很感兴趣,称这和品质路线不搭。
离开果园上了车后,听了一路的瞿阳吐槽道:“这高丰公司估计要走下坡路,往上比不过嘉禾,往下以后也可能挡不住低价产品的冲击。”
“你猜刘亚烈为什么会坚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