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加工出口。
动物营养和生物农药都涉及到出海并购和建厂。
动物营养上在接触收购普乐维美,生物农药上除了陶氏益农部分业务暂无收获,建厂是必选项。
美利坚、巴西,这是先前就定下的两个海外生产基地,因为有天禾在前面探路,所以进展也不慢。
这次,郭阳又新增了巴基斯坦和肯尼亚两大基地,一个辐射南亚,一个辐射东非。
至于欧洲,郭阳打算再吃点边角料。
陶氏杜邦一合并,先正达也在物色强援,他就不信拜耳和巴斯夫能坐得住!
只要给全王一个基点,就能慢慢撬开市场的大门。
“聊了这么多,差点以为速杀已经畅销全球了呢。”郭阳哈哈笑道。
余秦一边斟茶,说道:“我算是明白老板为什么这时候搞股权激励了,原来是先给牛吃把嫩草,好卖力干活!”
郭阳笑道:“但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国内市场都还没拿下呢。”
“老板这才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就当你是真心夸我了。”
“发自肺腑的。”余秦说道:“就说我,从来没想过让速杀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这格局就落了下乘。
不过,当下最重要的事,还是向国内大田作物市场发起进攻,依靠一线市场人员,发起群狼战术,多点开,分块蚕食。
但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还需要一个契机。”
郭阳点了点头,时机确实很重要。
…
苏省,一个小镇农贸市场上,人流如织。
在市场里,一个十字路口的区域,相继分布着六家农资店,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市场。
刘耀是德农农资连锁店的私人加盟商,在他的店门口用木板和桌子支了个小摊,上面放着各种种子。
而店里则堆满了农药、化肥、种子等各种货物。
店门口陆续来了赶集的农民。
“老板,给配点打水稻蠓子虫、钻心虫的药。”
“虫口多不?”
“就是多着呢,今年的蠓子虫是去年的两三倍!”那农民咬牙道:“给我拿好点的药,药效差了治不住。”
“几亩田?”
“两亩。”
刘耀拿出了四包速杀,说:“原先卖12元一包,现在厂家规模扩大,卖10元一包,和进口药一个价。”
“要不还是给我拿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