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什么种子安全,粮食安全之类的内容。
郭阳也只是笑了笑就翻了过去。
这就是地方种企的尿性。
不过他通过一些图片,真的看到了如瞿阳所说的先玉335的身影。
这还只是纸媒报道,想必瞿阳通过电视新闻,还有私下调查了解到的信息。
大概是真的。
郭阳默默的记了下来。
这个梁子,登海种业算是和天禾种业结下了。
现在天玉1号也基本走到了所有国内玉米种子的对立面,没什么好说的,干就是了。
又翻了一会儿,
地方的报道多数都带有地方保护性质,也就是为当地种企发声。
连各地的农业局和专家也是这种趋势。
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这也是国历史遗留问题,现有的几千家种子公司多是脱胎于原来的种子管理站。
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是常态。
突然,郭阳无意间瞄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徐小雪。
种业周刊的记者
他想了想,时间有大几个月了吧,还是去年制种玉米要播种时,在乌拉特草原上遇到的。
一起抓捕盗猎者,一起吃羊肉,还刚好遇到了一对贩卖郑单958套牌种子的男女。
不自觉的笑了笑。
他拿起手中的农民日报,种业周刊是农民日报旗下的。
大体内容还是差不多。
天玉1号受到农民抢购,农资店,种业公司……
不同的是,徐小雪毕竟是专业的种子记者,了解种子套牌的内幕。
比如说瞿阳此前曾提到的,农资店通产都会在店门口摆一个天玉1号的袋子。
徐小雪就专门挑事的去问。
店主卖惨的说道:“天玉1号的种子确实只有天禾种业才有卖,但如果我们不在店前摆一个天玉的袋子,老百姓就不会进你店里买种子。”
徐小雪:“那你们有卖套牌种子吗?”
店主偷偷告诉徐小雪:“天玉的没有,但有先玉335,同样是好种子,还便宜。”
文字描写的还挺有趣。
随后徐小雪还去了天禾在当地的分公司,采访天禾种业的情况。
这应该是个分销中心,相比商业街上其它种子公司人影憧憧的场景,天禾的门店明显冷清了些。
工作人员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