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天地气运攀升,带来的变化无处不在。
近来荀彧,郭嘉,贾诩,都跟他提过,感觉到自身有了些奇妙的改变。
兵家的变化,来自自身的武力提升。
而谋士,文臣,儒家乃至其他流派,则多是和天地交感,精神层面的变化居多。
此前郑玄被称作郑司农,就是因为他是当代最接近儒家半圣等级的一个人。
他走在所有儒家人的前边,和天地有感。
曹操估计,天地气机持续变化,武将破入神话境,战力会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
最显著的表现,就是能短暂滞空。
文臣则是精神方面,与天地进一步交感,甚至开始影响局部天地。
谋士文臣,自身的谋算能力,或也可与天地间某种玄之又玄的气机呼应,变得更准确,更隐晦莫测。
曹操在思索中,发现一颗讯珠上,悄然浮现出字迹:
大王,对方已聚集,我们正准备动手。
来消息的是黄忠。
……
西域,于寘。
佛教徒之前以西域,为东渡的重要据点。
他们通过教派的影响,一度控制了于寘的政权。
然而大魏境内,包括西域,佛家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
佛教徒迅速丧失了反抗的余地。
佛家在于寘的人,自太史慈统兵过来,便隐入暗处。
辛吉上尊,就是佛教徒在西域的首领。
于寘的政权被控制后,他和那位于寘贵族,暗中躲到了一座西域的小城栖身。
这座小城,位于昆仑山脚,也就是西域的东南方向。
此时,辛吉上尊和于寘贵族,乃至一众在西域活动的佛教徒,在城内的一栋宅邸中聚集。
一共三四十人,大多是印地来的原生教徒,是东渡的人中,还残留在西域活动的近乎全部人手。
“上尊。我们已查清魏军动向。”
“魏军在于寘,扶持了新的寘王,并长期驻军,一年轮换一次。”
“有消息说,汉军还将在西域设都护府,常驻兵马,将达到三至五万人。”
“想击溃汉军,重夺西域,非得有大军不可。”
辛吉高大的身形,盘坐在上首。
他环视众人,心里起伏着深刻的仇恨:
“汉人收归西域,开通贸易,而所有货物往来,都要经过河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