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办法去教授他,邪知邪见太坚固了。
这以上的八种因缘都无违犯。这个地方是讲到摄受徒众的一个方法。
天台宗有一个长老叫倓虚老和尚,倓虚老和尚在东北盖了很多道场,他对盖道场很有经验,他对道场也作出他的一个规划,他说:佛教的道场有四种。
第一个道场是无法无食:这个道场没有佛法的教授,没有人讲佛法,饮食设备非常简陋,「无法无食谓之外道法,无义的苦行」,这种道场倓虚老和尚说「应该及时舍弃,一天都不能住」,道场也没有好的设备,也没有好的佛法教授,及时舍弃。
第二种是有食无法:诶,这个道场还不错,设备很好,有中央空调冷气(哈),伙食也办得很好;但是你在这个地方住,你没有得到佛法的学习,没有人讲佛法。这个时候倓虚老和尚说:「这种道场,有食无法,暂住三天。」(呵)为什么暂住三天呢?因为古时候的道场跟一个道场距离很远,你好不容易走那么久的路,在这个地方住三天,吃饱了、睡足了再继续往前走,暂时住三天,还乱不了。
第三种是有法无食:这道场有佛法的教授,你在这个地方住,每天内心的智慧慢慢的增上;但是可惜的是设备非常简陋,这种叫做勉强安住,「有法无食,谓之苦住」,还是可以住,但是色身会有一种苦的感受出现,为了佛法的缘故勉强安住。
第四个是最好的有法有食,欢喜安住:这个道场设备非常完善,而且有佛法的教授,我们在这个地方住,设备完善,又能够在佛法当中不断的进步,这种是有法有食。
这一条戒的意思就是,身为一个师长,应该要朝有法有食的方向去努力,来摄受徒众。
己四、障利行摄
庚一、不顺众生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这个是整个「摄众生戒」的第四科,首先我们把利行作一个说明。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什么叫利行呢?「谓诸菩萨依于正理,随其所应,法随法行,调伏安住。」 就是这个菩萨依于正理,依于佛法因缘的道理,这个等于是契理,经常用十法界的因缘道理来开导众生;第二个「随其所应」(应该的应),就是契机,你要观察众生的根机。在契理契机的条件之下开导什么佛法呢?
「法随法行」,法随法行事实上就是整个法,我们讲归依法。归依法有两个:第一个是法,就是涅槃,这是目标,这种究竟安乐的涅槃;但是只有归依涅槃的话是不够的,应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