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法师,你跟他讲大乘佛法,他完全不相信。这种人他在成佛之道当中几乎是别无选择,他一定要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然后再回小向大;回小向大的时候,他还带着很多小乘的习气,慢慢慢慢的改,所以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成佛之道的选择。先修声闻再回小向大,从《法华经》的思想,这条道路是不得已的。佛陀在《法华经》里面是赞叹直趋大乘的菩萨,当然直趋大乘,可能在生生世世的流转当中有退转的因缘,所以佛陀有胜义方便,引导初心菩萨求生净土,成就法身以后再回入娑婆、再行菩萨道,这样子成佛之道的规划应该会比较好一点。
你先成就大乘种性,当然大乘种性的菩萨还是有烦恼,可能有贪瞋痴的烦恼,你在声闻法当中找一些能够对治你烦恼的方法来对治,当然重者先治。你找声闻法当中,哪一个法门对你这个烦恼特别有对治疗效果的,你去对治它,然后让你今生求生净土。先成就法身以后,再回入娑婆,再广修六度法门。
【学员提问】:若已先学声闻戒,又该以何种心态来回小向大学菩萨戒?
【师父答疑】:学声闻戒也不一定就是声闻种性,你可能是在次第上先学声闻戒,不过你要能够成就大乘种性,你应该要多读大乘经论,就是这个种性的成就主要是靠智慧的观察。菩萨对生命的观察比声闻人更加的透彻,那是一个见地的问题。所以蕅益大师说:一个人对大乘佛法生起真正的信心,是来自于对大乘佛法的理解,「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才能够把疑根拔掉。否则他有志于行菩萨道,他只是一时的冲动,那这个是不会持久。
【学员提问】:或者为了避免受戒后未学小乘戒而犯戒累累,而应该要大小乘同时并学?
【师父答疑】:这个声闻戒也是要学,因为这个声闻戒法,特别是我们出家众,这个声闻戒很多都是护世讥嫌,它有些微细戒法,虽然你没有染污心,但是你这样子做会让居士产生讥嫌,所以为了要令正法久住也应该学习。所以声闻戒法除了调伏心中的贪欲以外,声闻戒法诸位可知道「很重视治贪欲」,你看对出家众的衣钵有多少个、资具、财宝,这都是要说净,有很多的限制;它另外一面的意义就是护世讥嫌,要保持出家众一个美好的威仪、美好的幢相,使令正法久住,所以这一点也是要学习。
【学员提问】:在自他交换当中的第三段「愿代众生受一切的罪业」,假若我们明明知道众生的罪业不可能由我们代受,那如此观想会有好处呢?
【师父答疑】:众生的业我们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