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三月七日的当天,瑞雪漫天。】
【窦戾、杨柱庭、姜平、桓盛以及诸多受任于楚世昭府下的幕僚官员大多前往长安奔丧。】
【他们在瑞雪之中,穿着官袍朝着楚世昭的灵柩所在之处相继奔赴,其中杨柱庭、桓盛二人最为靠前,窦戾居中,姜平最后。】
【桓奕和楚世昭的长子楚济钺同样站在这里。】
【在桓盛痛哭之下,他红润着眼眶,不再有丝毫的迟疑,立刻跪拜在地上,高喝道:“请世子殿下登基——”】
【楚济钺不仅是桓盛恩主的子嗣,也是他亲妹妹的子嗣,这一次,不管是给楚世昭当刀,还是给自己的妹妹,给自己的侄子当刀,他都在所不惜。】
【有桓盛的领头之后,其余人也不再犹豫,同时跪拜在地上,“请世子殿下登基——”】
【而没有赶来长安的李瑾、段琦则是默认了这场‘宫廷政变’。】
【史书又称‘东周门之变’。】
【楚济钺几乎是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就完成了这次政治宫变,取得了整个楚世昭势力的支持,这也使得民间的百姓没有因为皇权斗争发生战乱,幸免于难。】
【贞平五年四月,楚济钺正式继位大周王朝的大统,成为了大周王朝第十四位天子。】
【而继位后的楚济钺在母后桓奕的巨大压力下,立刻追封楚世昭为帝。】
【由于楚世昭生前做出的巨大功绩和对大周江山近乎力挽狂澜的贡献,这个谥号极为难定,但偏偏又要根据事实和礼法来判断。】
【于是楚世昭的谥号被拟定为周昭烈帝,庙号世宗。】
【在楚济钺接手这个大周王朝的时候,其国力在楚世昭的改制、变法、任人用贤上,早已欣欣向荣。】
【桓奕早已了然楚世昭最终没有南征王守义的想法,他这是在为楚济钺一统天下而积攒好充分的力量。】
【这样一来,楚济钺才能更顺理成章地继任这个天下,让所有人得到认可。】
【想到此处,南征王守义,桓奕认定这才是新朝势在必得之事!】
看着画面陷入灰白的楚世昭,盯着上面的文字,他只想说,这真是桓奕想太多了。
楚世昭是想打下王守义的。
只是他真的被大周王朝这一地的烂摊子给拖垮了。
要是他是起义军,反而还好打。
一路平推,旧有势力全嘎了,直接全体换个新的就完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