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复杂起来。
似乎……国家的大小事,好像都离不开陈策的身影,他明明只是一个小小的司经局校书啊!
弘治皇帝不接受徐贯的这种解释,他怒道:“你是工部尚书,既然陈大人给你提意见了,为何不慎重考虑?!”
徐贯赶忙道:“皇上,工部四司各有自己下辖工作,都水司建设船只的功底自然比臣强,术业有专攻,臣自然也要考虑马郎中的意见,当初马郎中以命相保证,如此言之凿凿,臣如何不信马郎中?”
换言之,一边是专业的工部官吏,一边是陈策,你说臣该相信谁啊?
当然了,这些都是徐贯在甩锅而已,他当然相信陈策,但工部其他人不相信,徐贯不想得罪工部那群人,不然以后自己在工部无法开展工作,反正出事了有马郎中顶着,何乐不为?
弘治皇帝咬牙切齿的道:“都水司为何不听陈策的话?!为何此事无人告知朕?”
“此獠坏国朝大计,让吏部黜其郎中职,流去西南土司诸州为官,以期再用。”
如何处理马郎中不算大事,接下来大明该如何处理才是重中之重。
刘健拱手出列,问马文升道:“可否让东南这一批战舰在倭岛坚持半个月?”
这一批战舰从出海到抵达倭岛,才不过一个多月,现在才在倭岛周边操练不过十余天,若是就此回来,实在起不了威胁震慑的效果。
所以刘健希望这一批战舰能在倭岛附近再坚持一段时间。
马文升忙不迭道:“刘公,不可呀!若是届时战舰真的漏水,千余人士卒的性命可就交代在那了啊!这一批都是东南海军的精锐!”
刘健现在也踟躇了,如果现在就灰溜溜的回来,显然起不到任何效果,倭岛的天皇也感受不到任何压力,根本威胁不到对方。
更别提让朝鲜等海岛国心生敬畏了。
大殿一时陷入沉默,最后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道:“马公此言非假,大明国体颜面重要,但大明将士的命更加重要。”
“他们可以死在战场,但决不能这么屈辱的死在倭岛海域。”
最后弘治皇帝无力挥手道:“召他们回来,你工部继续重造战舰。”
“敕司经局校书陈策全权代表朕督工你工部制造战舰事宜。”
内阁三阁老身躯微微一颤,有心想阻止,可又没有理由,毕竟弘治皇帝也没给陈策升官,可偏偏弘治皇帝说了,陈策代表天子,这就等同于钦差啊,虽然官职没升,但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