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了。"
闻声,武将便是赶忙将四处打量的目光收回,微微躬身之后,便是跟在吏员的身后朝着心心念念多时的官厅而去。
在军将被"冷落"的小半个时辰中,他曾亲眼见到一众身着各色官袍的文官及身材魁梧的武将进至官厅中,迟迟未见离去的身影。
纵然如此,被称作"左都司"的武将也没有丝毫怯场,草草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官袍之后,便是昂首迈进了官厅之中。
他于辽东从军多年,平日里也多是穿着甲胄,突然穿上官袍,还真有些不习惯。
进至官厅中,略微适应了一下有些昏暗的光线之后,武将便是朝着正中的文官躬身行礼:"卑职宁远卫辽东都司左良玉,见过巡抚大人。"
此话一出,本是有些嘈杂的官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就连埋首于案牍后批阅奏本的文官也是悄然抬头,脸上涌现了一抹讶色。
宁远卫的辽东都司?那便是祖大寿的人了。其人不好好待在宁远城中,怎地跑到了锦州城?
难不成,其人是因为感觉到了辽东这悄然变换的局势,准备"弃暗投明",赶在"辽东将门"树倒猢狲散之前,重新寻一个靠山?
一念至此,辽东巡抚的眼眸中便是涌现了些许不耐之色,朝中有奸臣也就算了,怎地军中也有这等投机倒把之人?
好半晌,案牍之后的辽东巡抚方才深吸了一口气,微微收敛了心中有些复杂的情绪,毫无感情的开口:"今日前来锦州,所为何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没有直接回复辽东巡抚的问话,颇有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反倒是迎着在场诸多文武官员异样的眼神,用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句诉说了今日出现在此的用意。
哼!
见这武将果然是为了"改换门庭"而来,辽东巡抚心中的不喜之色更甚,但见眼前的武将生得魁梧,身上又有一种莫名的气质,便重新将不满咽下,转而问道:"既如此,你手中有多少可战之兵。"
锦州作为辽东防御女真鞑子的屏障,可不缺"志向高远"的校尉士卒,毕自肃之所以在百忙之中接见这位远道而来的"宁远卫都司",也是看在其手中可战精兵的份上。
若是这左良玉能够带领麾下的士卒一同改换门庭,重新听从朝廷调遣,自己纵然给他这个机会,又有何妨?
只是区区一辽东都司,官职甚至在游击将军之下,其麾下又能拥有多少可战精兵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