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行"三边总督"一职。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草原上的蒙古鞑子,尤其是游牧在河套平原之上的右翼蒙古早已不负昔年的盛况,对大明边疆的维系与日俱减,但"陕西民乱"才刚刚结束不久,谁也不知晓日否会演变成何等局势。
武之望虽然在任上"庸庸碌碌",任由陕西民乱发酵了一年之久,但大体上来看,却也勉强对得上"合格"二字,与军中也逐渐享有了一定威望。
尤其是其临危决断,派遣赋闲在家的尤世禄及虎大威赶赴延安府平乱,顺利擒杀祸乱整个延安府的叛军头领王嘉胤及其麾下心腹。
此等显赫的军功,足以掩盖其之前的些许瑕疵。
如此关键的时刻,武之望却是打算"急流勇退",这对诡谲的陕西局势来说,焉知非福呐。
"陛下..."
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面色复杂的内阁首辅李国普便是起身,准备作答,只是还不待其做声,朱由检斩钉截铁的声音便是再度于乾清宫暖阁内炸响:"朝中谁人可接替武之望!"
不容置疑!
虽然大明天子仍是一副淡然的模样,声音也听不出息怒,但在场的朝臣分明听出了天子的言外之意。
天子对于"尸餐素位"的武之望继位不满,已然不打算令其继续待在三边总督的位置上面了,此时讨论其"回乡终老"估摸着也是看在其麾下标营顺利擒杀叛军头领王嘉胤的份上。
若非如此,只怕天子的态度会更加"恶劣"。
"陛下!"
正当乾清宫暖阁众臣面面相觑的时候,一道坚毅的声音猛然炸响。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得暖阁角落,一名瞧上去五十余岁,面容严峻的文官缓缓起身,迎着身旁众人惊疑不定的眼神,缓缓拱手说道:"臣左都御史杨鹤,自请出京!"
杨鹤?
见得此人出列,暖阁中顿时响起了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就连坐在首位的李国普等人脸上也是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好似没有想到此人竟会出头。
但在少许的错愕过后,眼眸中的诧异又是随之隐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欣慰。
神宗末年,因为辽镇战事吃紧的缘故,彼时尚为御史的杨鹤斗胆上书万历皇帝,请求其擢升熊廷弼,令其总管辽东军事。
过后,杨鹤又先后举荐了袁应泰,薛国用等干臣,并上了一封详细的奏疏,阐述了辽镇战事吃紧的原因所在,被万历皇帝采纳。
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