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与大家一起碰杯时,不敢看李子。
李子似乎没听到这些话,大人们干杯时,她用筷子夹了一块猪肉给王小兰,又夹了一块猪肉放进孙四海的碗里。成菊看了,夸李子懂事。邓有米说,李子上初中才半年,人长得比大学生还漂亮。
余志假装吃醋:“恭维女孩子也得有个限度,等她真的上大学了,难道你们要说她比博士还漂亮吗?”
余校长说:“李子上大学了,我们就不夸她了,还要她好好夸奖一下我们。”
孙四海说:“要是张英才、夏雪和骆雨都在,那才叫团圆咧!”
李子接着孙四海的话说:“还有叶碧秋,她也当过一天老师!”
余校长觉得李子说得对,可惜叶碧秋来不了。早饭后,成菊就看到叶碧秋背着孩子,跟在小姨的后面,去老山界大庙拜佛,一来一去,太阳偏西才见得到家门。
慢慢吃,慢慢聊,大家的心情一直很好。
临散去时,邓有米还是忍不住说:“其实民办教师的个人理想就这么丁点小:工资不论多少,只要能按时发;转正不问早晚,只要还有希望。”
余校长赶紧说:“难得心情舒畅,好好过年吧,其他的事以后再考虑。”
成菊拖在后面,趁着余校长在同邓有米说话,小声对孙四海他们说:“不晓得老邓是如何想的,刚结婚时说,没转正就不要孩子,弄得现在想生孩子也生不出来了。后来又说,没转正不盖新房不买新衣服,这两年,连过年吃肉都不准超过三斤。前几天请人将家里养的猪杀了。我提前半年就同他说,要留下猪肠猪肚和猪首。事到临头,他还是不答应。气得我说了些不吉利的话,只怕等到想住新房,想穿新衣服,想吃鱼肉,自己却不行了。他才同意留下猪肠猪肉,再配几斤豆腐,做了一些灌肠粑。”
孙四海劝道:“邓校长做事细致,比我们想得远!”
成菊说:“既然想得远,过年时更要求个吉利,老邓却连鞭炮都舍不得放,吃年饭时放五百响,换岁时放五百响,初一开门也只打算放五百响。连叶碧秋家都不如,叶碧秋的苕妈还晓得,过年的鞭炮,至少要放五千响。”
这一天,公历已到二月四号了,农历才腊月十六。
孙四海只能将王小兰送到学校旁边的路口。
分手时,孙四海将一只压岁的红包塞到李子手里。李子不肯要。孙四海就对她说:“别人给的你可以不要。我给的,你一定得要。”没有外人时,李子伸手接过红包的模样很温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