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注意,勿与师争,勿辩论,更勿诉。安其心,淡其志,迟一年亦无妨。”
晓柯担心问曰:“硕士延期毕业,亦无妨乎?”
“要者,出成果。”
“论文当发SCI一区之高级理工科硕士外文期刊。”
“此无法也,导师不许汝开题(无论文)。”
晓柯无奈叹曰:“吾知之矣。”若薇忆之,数次见,己亦每问晓柯有无发论文,此共识也,非某师某导之独出心裁,晓柯之师乃提共性之要,尤名校也。”
此际,若薇阿姨与晓柯正论硕士出站之事,而全国之二〇二五年度研究生试,已于周六周日启幕矣。
据官讯,二〇二四年考研报名者四百三十八万,二〇二五年则为三百八十八万,减五十万。二〇二五年研究生拟招生八十九万六千九百七十七人,较上年增三万许。观报名与招生之数,二〇二五年考研录取之比高于二〇二四年。然名校推免生之数日增,保研者众,则考研生之额自减。是以,考研生最终录取之比或与往年持平。
就就业之势观之,学历贬值,考研之意下降,有考生或弃试,有学子则一心二用,一边考研,一边考编,或赴春招,遇佳机则直接就业。留待复试者,两极分化:一者往届生,就业难,寻不得合适之工,被迫考研以提升学历,为将来就业谋机;一者学业优者,有志深造,亦对科研学术有兴趣,欲冲名校,故来考研。
就出题之难易观之,经济不景时,市场对理工科高端人才之需更大,题则更重考学生之逻辑思维等创新能力,故数学英语等科之难不减反增。分数线亦大抵上升。
老呼昻教授综而断之,对二〇二五届考生言,考名校之难只增不减。毕竟,有宅家数年,屡试不第之往届生来争,国家对研究生之招录要求亦随之提高。严进严出,研究生之阶,非独博士,硕士亦然,非独取学籍难,欲毕业亦不易。念及此,老呼昻教授视时,已下午五时八分,想最后之试已毕,乃问江芸同学试之感如何?
江芸曰:“不佳。”
“恐不过线。”
“过线亦难。”
“既已考,姑估分数。”
“嗯嗯。”
“何时可查分数?”
“应是二月。”
“二月底。”
须臾,老呼昻教授又忆起常于雅苑品茶之塔塔掌柜之子汤浩亦在考研,且欲投自己门下,乃至清晨,将自己主持之二〇二五年度三项目之成员加入汤浩之名。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