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席位——冰演的现场,冰面周围没有围栏圈起来,冰面只比四周的地面要低一些,会以灯带绕圈,外面摆着两排临时加座,是离表演嘉宾最近的位置。
也就相当于,习惯满场跑的选手们,很可能从你身前半米的冰面上飞过,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对方带起来的风,看清楚飘起来的考斯滕下摆。
看台上的观众席间高高低低的,有着十几台摄像机,冰面四周也安排着录制的摄像机,手笔不可谓不大方。
“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对于花滑是很陌生的,”张简方想起来姜意给他的回话,“但电影院是遍地开花的。”
不是只有一二线城市才是受众,欣赏花滑应该没有门槛。
三四线城市的数量多,人口加起来亦是不少,如果电影院出现了冰演的宣传图,有人因为好奇买了票进去看,是不是有可能会利于花滑的推广呢?
要知道,很多人哪怕极其想来看花滑冰演和比赛现场,也会因为现实而退让,没钱、没时间、没有人陪。
去电影院就不一样了,一张电影门票的价格对于感兴趣的人而言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叫上好友也不是不能的。
如此一来,不就完成了推广的一部分吗?
刚去体总那边开完会,张简方的脑子里现在全是备战冬奥和下了死命令的“三亿人上冰雪”。
距离京张冬奥还有不足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培养一个运动员从无到有肯定是不行的,但对现在的好苗子,对一些有了一定基础的novice组别的孩子,利用好这个时间,并不是不可能。
而且六年后,起码可以构建一个完全新颖、健壮的jr和sr临界的后续梯队。
现场灯光暗下,旁边坐着的两位领导惊奇地“咦”了一声,此时,张简方脑子里还在计算着“女单15升组从六七岁练六年至少也能十二三差不多就能到国际赛青少年组了”这样的内容。
掐指一算,张简方觉得未来特别美好。
他绝对要多干两个冬奥周期,京张之后的2026冬奥暂时还不知道是哪个地方承办,但是没关系,他还年轻,还能继续。
张简方拽了拽腿上的毯子,觉得这个位置哪儿都好,就是裤腿里有点钻风。
由于现场观众太多,室温升得特别快,加上冰演的灯光要比赛场复杂,紧挨着冰面的地方有灯带,前后左右也都是暖源,为了保证冰面不融化,丛澜给制冰团队下了死命令,整个体育馆的空调也打得很低。
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