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占领。
这是不该被容许的。
刘三吾怔怔的看着夏之白,只感到头皮一阵发麻。
他们翰林学士是储才立传的,不是去当个传话筒的,而且这一定程度,已是越权了,抢占了一部分官员的权利,这还不引得翰林院成为众矢之的?
刘三吾摇头,劝说道:“我知道你心是好的,但有的事,不能这么想当然,朝廷对于政策的颁布,一直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岂是我们能专权擅改的?而且我们这么做,岂不是在为自身树敌?让负责相关事宜的官员生出不满,那岂不是会引起朝廷纷争,此事断然不可。”
“夏大学士,听老夫一句劝,莫要做不该做的事。”
“我等只是翰林学士,做好自己分内事就行了,强行插足其他事,不仅得不到朝廷赏识,更可能会为自身招来祸事。”
刘三吾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
他还是不希望夏之白因一时冲动害了自己。
“刘夫子,你说的这些担忧,我都有考虑过,但我等文人,一生所求,不就是为天下发声吗?以天下为己任吗?陛下在朝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天下已出现了多少次贪墨大案,陛下杀得人少了吗?”
“为了斧正天下的不良风气,陛下颁布了《大诰》、《大诰续编》等书籍。”
“这些书不少都是夫子写的序,其中便深刻的写着‘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
“夫子在书中写的明白,怎么到了做实事时,却一下变得瞻前顾后起来?”
“这岂是文人作风?”
“不过夫子也看得出来,陛下颁布的《大诰》,起到的效果微乎甚微。”
“主要原因,还是朝廷颁布下去的政策,经过层层传递,早已失真,地方官员借着自身权势,在地方一手遮天,甚至是随意颠倒黑白、歪曲事实,而百姓因为不知情,只能忍受。”
“朝廷不能做事不管了!”
“不然任由地方官员这么胡作非为下去,大明迟早会步入元的后尘,夫子作为大明臣子,理应为国分忧,为国解难。”
“虽然我也知道,报刊的存在,会得罪很大一批官员,但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他们真的正直无私,绝不会对此有太多怨言,唯有那些有私下举措的人,才会惴惴不安,唯恐让百姓知道了真相,让他们没办法再轻易剥削压榨百姓。”
“还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