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拿大明当儿戏?”
“就你说的在朝中弄一个‘组织’,想的很好,但咱问你,你问过官员没有?”
“他们愿意头上多把枷锁?”
“你想着让其他官职不高的官员加入,但你想没想过,这些官员不敢加入呢?或者是加入后跟你反着来呢?你不要以为这些人不敢,你背后站着的是咱,但他们背后站着的是百官!”
“当下朝廷就这么些人,咱尚且感到这些人首鼠两端,等朝堂人更多了,情况只会更复杂。”
“咱这何尝不是在替你们考虑?”
“不要把朝中这些官员当傻子,这些人可从来不傻,甚至还十分的精明,只是有时候显得有点蠢罢了,但要是离了咱的视野,这些人可不知有多精,有多会算计。”
“你劝咱杀用暴力。”
“但想推行你的这些想法,哪个不需要暴力压阵?”
“就靠动下上下嘴皮子,就能让百官服服帖帖的听你的话,遵你的命?”
朱元璋嗤笑一声。 朱标一下沉默下来。
他眼中还有些不甘,道:“儿臣认为未必不可行,既然那些老臣不答应,那儿臣就启用一些新臣子,或者是地方上来的,儿臣相信,我大明的官职对这些士人、文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天下或许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想当官的人。”
“只不过很多人过去没机会!”
“但儿臣如今就给他们晋升到朝堂的机会。”
“儿臣既要大力提拔,自然要对他们加以约束,那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再则,这么一来,这些新上来的官员,也跟朝中老臣是对立的,无形间,也能助力朝廷平衡。”
“正所谓日拱一卒,儿臣有时间去坚持。”
朱标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朱元璋蹙眉。
他本以为朱标会知难而退,没想到朱标并不打算放弃,反而想迎头直上。
朱元璋重新看起了奏疏,又仔细梳理了一遍,目光深邃道:“咱倒是并不觉得这个想法不好,咱只是认为可操作性不大,而且费心费力,甚至可能极不讨好,太过求全,反倒是求不全。”
“你这置淮西子弟于何地?置日后的及第进士于何处?”
“还有多支出的钱粮又从何处来?”
“东宫其他官员又会如何看待这些?心里又会怎么想?你当真有考虑过?要是没有考虑好,你可知这么做,会让多少人对你生出想法吗?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