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
朱元璋目光微动,大手一挥,朝殿外高声道:“来人,把翰林院花纶给咱叫来,咱有事要问问他。”
朱元璋把这份奏疏放在桌上,眼中闪过一抹凛冽的寒光,阴冷道:“老大,你说咱要是让户部官员,将天下账目全部做一番整理,伱觉得会如何?”
朱标脸色微变。
他哪不明白朱元璋的心思。
分明是想用花纶想出的数据甄别,对天下账目进行一番厘清。
以往朝廷查账,其实很难,主要查的是对上对下的账目,是否一致,只要没有太大问题,朝廷基本就不会过多去深究,但这个折线图的出现就不一样了。
因为有了比较。
人最怕比较,事同样也怕。
要是六部、布政使司、府、州、县交到朝廷的账目,互相比对,或者是自己跟自己往年比较,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而六部、布政使司、府、州、县的相关官员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那必然涉及到账目作假。
洪武十五年已经爆发过一次空印案了。
若是父皇再严查,只怕更大规模的‘空印案’就会出现了。
朱标神色有些凝重。
他了解朱元璋,父皇这不是询问。
而是想让自己支持。
而且父皇一旦下定了决心,根本不是常人能劝动的。
朱标也清楚,父皇对于元朝遗留下来的‘舞弊’十分的敌视,乃至是痛恨,一旦发现,都会无比严厉的打击,而且若是真的重查天下账目,对于大明摸清天下情况,其实是大有裨益的。
只是朱标也担心,会不会牵涉太多。
单一个空印案,就导致地方数十名主官被杀,近万人被抄家流放。
若是重审天下各地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等账簿,只怕规模会无比空前,数万乃至上十万都大有可能。
朱标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沉默良久。
朱标眼中闪过一抹刚毅,也闪过一抹狠色,沉声道:“儿臣认为该查,不然地方各级官府,依旧欺上瞒下,始终以为朝廷拿他们没有办法,这些贪官污吏就该查到一个处置一个。”
“不过儿臣认为不能操之过急。”
“也不能太过武断。”
“花纶献上的查账思路的确不错,但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儿臣认为,还是当询问清楚再定,若是有太大的漏洞,或者较大的隐患,或许该适可而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