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了一下,土豆的话,正常一亩的产量在三千五百斤,红薯的产量高些,大概在四千到五千斤一亩地。”
三人瞳孔一缩,李福藏在袖中的手陡然收紧,目光灼灼的看着这些土豆和红薯,不知道在想什么。
邱掌柜则慢慢上前,也不嫌弃地上的土和土豆红薯上沾着的泥巴脏手,就这么拿在了手里。
“此物若能推广,将是万民之福。”邱掌柜喃喃了一句。
声音不小,屋里的人都听见了。
文修易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他当然是想推广的,但是怎么推,谁来推,这可不得慢慢合计?总不能他们就拎着几个红薯出去,扔给人家,说:“你给我种这个。”
那不让人打死才怪了。
只是邱掌柜说的没错,这样的东西若是不能推广开让更多人受益,那真的太可惜了。
不仅如此,还得想办法改变粮食的产量才行,毕竟这些东西只能短暂的代替粮食,救救急还行,真正要改变的,是粮食的产量,只有产量提高了,大家才能吃饱饭,才不会再怕饿肚子。
民盛,才会国强。
文修易知道邱掌柜在想什么,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种事啊,急不来,你看现在我们种了一茬,也只弄到这么些,一步步来吧,等麦子收了还能再种一茬,明年春天,别的地方咱不能保证,起码咱们周边的人先动员起来,终有一日,你的想法会实现的。”
邱掌柜收回思绪,抱了抱拳:“文兄,受教了。”
“不敢当不敢当,只不过有句话我觉得挺合适的,这一口啊,吃不成大胖子,想要富强,得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的走稳了,这基础稳了,将来无论再大的风雨,都动摇不了根基,这才是重中之重。”
民生,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而要民盛,那也得先让民吃饱饭才行。
这便是根基。
文修易这番话让三人都陷入了沉思,李福时不时的看一眼文修易,突然道:“在下有一疑惑,敢问文兄,既有如此才学,为何不走仕途?为我安南国效力?”
“哈哈。”文修易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总不能说自己懒得去读那些文言文吧,只能胡诌道:“李兄谬赞了,我呢,不是不想,是没那个本事啊,我也就止步一个秀才了,不然也不会考这么多年都考不上,现在跟我爹在家种种地挺好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现在只想守着爹娘和家里这一亩三分地,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便足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