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章得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数学科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后任联合所长。
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更重量级的身份,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现任会长乔治·安德鲁斯的挚友。
在美国数学学会的奖项评选中,他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当年你在石溪分校任教的时候,其实我挺看好你的,要是你能够留在美国,那你现在得到的荣誉或许会更多。”
米尔诺先生笑容可掬,他的语气中有遗憾。
当年1988年的时候,田刚毕业后先后到许多著名院校、研究所任职,其中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就是他的其中一站。
而约翰·米尔诺先生也是在1988年加入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很抱歉,米尔诺先生。”
田刚苦笑了一下。
其实他的选择,在美国的朋友和同事们眼里看来,是有些愚蠢的。
因为他是在自己学术水平达到巅峰的时候回国的,这在他们看来,甚至堪比当年钱学森先生他们那一批人回国那样愚蠢和令人沮丧。
是的。
在美国人的眼里,无论是钱学森也好,还是田刚也罢,这些在美国科技圈、学术圈里混出了一席之地的顶尖学者选择回到那个学术土壤极为贫瘠的非民主国家,是一个很愚蠢和让人惋惜的行为。
他们不会懂我们华夏人骨子里的浪漫。
“你无需和我说抱歉,田,我知道你的心意。”
米尔诺摇了摇头,他脸上带着的是一种慈祥温和的笑容。
“科学家总归有国界,就算回到学术氛围没有那么浓郁的地方,伟大的人也依旧还会伟大,你看佩雷尔曼,不也是这样吗?”
米尔诺先生的话让田刚微微颔首。
“我有关注到你回国以后的工作,说实话,还不错,当然,我也听说了明天那场会议的小主人公也是你的学生,做得很棒,田。”
“我今晚来拜访您也是想为了他”
田刚脸上有了笑意和放松感,这时候开口。
可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米尔诺先生堵住了嘴。
“无需如此。”
约翰·米尔诺摇了摇头,制止了田刚开口。
“以他的年龄和他的成就,他值得不被国籍影响地去拿到一些本就应该属于他的东西,不是么?”
田刚两眼一亮。
“米尔诺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