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机舱的时候。
许青山感受到了来自南方的暖气。
都10月底了。
京城已经开始悄然落到了10度到20度之间。
但沪市却还保持在20-25度左右。
穿着毛衣长袖的京城来客,下了飞机的时候都会扯一扯衣服,抖一抖,让那暖意进身子。
许青山踏步在廊桥,看着沪市的天空。
这片他熟悉至极的土地。
这片他发生过许多故事的土地。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对这里比对家乡还要熟悉。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境却是截然不同。
或许未来他的故事还是会在这里继续,但那时候的他和前世的他可会是完全不同的,天壤之别,白的天,黑的土,泾渭分明。
“感觉沪市好像比我们家还热诶。”
江浣溪嘀咕了一句。
她国庆才刚刚回家。
“还好吧,要是下雨了就凉快了。”
许青山笑着牵住少女的手。
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走通道,拿行李,机场到达口早就有人举着牌子在迎接他们,不过还是那种很熟悉的大巴车。
不过京大的排面就是好。
许青山他们这才十二个人,大巴车接了就走,说明这趟这辆车就只招待他们。
许青山分明在机场口也有看到其他学校,上了大巴车之后在车上等待,只有自家京大这辆是即上即走的。
而且,车上还有几位华东大学的老师,一看那发型和衣服就知道是信科院或者计工院的老师,上车以后就围着梅院长很是殷勤地在聊天。
就连陈大跃这种过来插队混着一起玩的数院老师都有人专门陪聊。
果然。
不出来不知道,一出来,就会发现在学校里那些经常被学生的愚蠢所宰治的教授们,出门在外的时候,按都是被人人追捧的学术大咖。
单单京大二字就代表了许多,更何况梅院长还是一位在职实权院长?
甚至可以这么说。
除了隔壁华清看京大不爽之外。
全国其他的学校,甚至都不太会去想超越京大这件事,他们只会想着有没有机会和京大一起合作一下搞搞项目。
到了华东大学,许青山他们在专人陪同下去注册处注册报道完毕,领了一些袋子和本子,就又由小讲师带队去酒店办理入住了。
至于梅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