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和古惑仔江湖有异曲同工之妙。
剩下的那帮全国高校、研究所的学者们,没拿到头衔的,一律被视作喽啰,强点的叫“草鞋”,菜点的叫“四九”。
至于那帮还没拿到教职的博士生?
那只能叫外围。
咳咳,别想歪了,不是那种外围,是那种外围。
毕竟
人家那种外围往床上一躺就能日赚三千。
学术界的外围往床上一躺.待处理的数据又多了三千组。
除了这学术江湖的八大头衔之外,更是有各地立山头的千奇百怪的头衔。
但因为这八大头衔是国家级人才,所以认可度最高。
除此之外,还有华夏科学院独家提供的百人计划,还有更为特殊的国家万人计划中的百人计划,这是用来冲刺诺奖成果的。
至于到了各地各省各自山头上的头衔,那可就百花齐放了。
什么泰山学者、芙蓉学者、西湖学者、闽江学者等等等等。
看到这里,可能都会有个疑惑。
这头衔这么重要么?
为什么学术江湖里每个人都在追名逐利,企图拿下更高的帽子、获得更多的头衔呢?
因为
这些头衔最直接关系到的就是待遇问题。
学术江湖,等级森严,制度严明。
除非是特殊引进情况,否则华夏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待遇标准都是参照头衔来给的。
所以。
从上面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就能看出。
像田刚这种四十出头回来就直接评上院士的,到底是怎样的含金量了。
不过
有含金量有什么用?
还不是得为我数院太子许青山好好服务?
不过,别的学院连服务的机会都没有呢。
“诶,好,那到时候我给您打电话。”
干练记者笑容灿烂,朝着许青山比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就带着摄像大哥跑了。
来得快,去得也快。
许青山好像知道那种干练的感觉是怎么来的了。
“青山!怎么样?要上电视了,要被全国人民看到了,什么感觉?”
田刚红光满面。
今天这会他主持的,学院的成果他出面去注册的,到哪都能被人恭维。
其实要是纯粹地恭维田刚的学术成就,他不屑一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