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连本科生都可能鄙视你的第一学历,不认你是A大人,甚至还会出现过硕士生嫌弃导师的事情,只因导师的本硕非名校出身,即使这位老师是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计算数学界最高奖项的获得者,现任三个国际期刊的编委,这就是顶级大学,这种生态绝对是你在其他学校感受不到的。
专业之间相互鄙视,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计算机专业,在这个学校,更有闻名全国的两个著名班级,金融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这个学校最热门的的专业,却被指搞学术专业的嫌弃,视为沾有铜臭味的专业,这两专业的学生,视为未来被精心培养出来的赚钱机器,不配和学校那些为上面做科研的,可能成为科学家的数学天才、理化天才同比。
保送生也分出等级,数理化方面的天才,在A大被视为一等,保送生高考生里成绩还行的是二等,如果你是保送生里学业拖后腿的,那就是学生鄙视链里的末端。
这些是逸辰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没有经历过的校园环境,A大的学习氛围浓稠,学生们也相当的骄傲和自强,却有这么多的歧视链存在,可见竞争的剧烈,对学历、学术追求之严,再加上还有些贫富、家世差别和地域差别这些存在,还好他来自富有的南方城市,又是保送生,相貌出色,运动方面也是健将级的,学习也一直挺好,还是感受到了各种歧视链带来的不悦,进入A大没多久,肇逸辰就认清了自己的位置,这种冲击,对一个刚成年从三线城市来的男孩来说,是终生难忘的。
逸辰强烈的感受到了,和那些超国民待遇的学生比,和那些天才们比,在这所校园里,只有多加努力,才能保证自己的学业不落人后。
和逸辰的境遇截然相反,考上省排名第三985学校,在大同小异的城市文化里的俊逸,倒是觉得自己的学校环境还行,竞争没有那么剧烈,或许是因为自己没有胜负心吧,或许因为是在本省,也或许是因为是省级学府,真没逸辰他们学校那么大的学业压力,这所江南学校没有什么歧视链,自己流畅无阻的报进了各种学校的社团,还成为一名背着相机,天天奔走在校园的校园记者、校刊编辑,学校的文化氛围轻松融洽,同学们之间相处也是相当的轻松和睦,肇逸辰进入了那样的学校,注定选择了和她们不一样的人生。
江南这座省和这些市,在阶层划分地域歧视上,真的比S市和A市好太多了,这点上,从这种南方城市文化去往那种竞争激烈的北方城市,从一个地方高中最拔尖的学生,一下子成为一名顶级学府里学习还行的普通学生,对于从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