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那股久违的感觉涌入他全身。
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吗?
苏万一直在尝试直接打开那扇门的方式,故而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回想“The zone”状态下的身体感受。
此刻开启“The zone”,两种感觉对比下,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
凯文-杜兰特啊!
真是个……好人呐!
为了报答他,苏万自然要让他好好地感受一下,这个联盟最顶尖的力量大概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他距离这种级别又有多大的差距。
知道差距才能更好的进步嘛!
不客气,这都是免费送的!
凯文-杜兰特这个时候打的是二号位,而他的出手方式也跟普通的二号位差不多,以跑动中的接球投射为主。——这里纠正一个误区,在古早的篮球理念中,小前锋才是持球各种技术将球送进篮筐的打法,而得分后卫,又可以叫投篮后卫,主要负责防守以及接球投篮。
克莱-汤普森这种就是典型的“传统二号位”。
而卡梅隆-安东尼也是非常典型的“传统三号位”。
看看《灌篮高手》里流川枫以及三井寿的打法,其实也就能看出三号位跟二号位的打法区别了。
第一个让小前锋跟后卫位置模糊化的球员不是别人,正是迈克尔-乔丹。
他把小前锋跟后卫的活全干了。
故而那些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做“锋卫摇摆人”。
而后斯科蒂-皮蓬将控卫的活干了,让“全能锋线”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再然后,某人将这些活全干了,独占了“数据大蛋糕”!
这是历史的演变……
位置模糊化的理念出来后,对于各个位置的分工就不再那么循规蹈矩,而是看每支球队需要每个位置能力,寻找合适的球员。
最典型的勇士队,组织的任务全在中锋格林的身上。
凯文-杜兰特还是“传统二号位”的打法,他的无球跑动能力并没有那么出色,后来布鲁克斯上任后,主要的战术是给他做一个无球的掩护,让他拿球。
然后凯文-杜兰特自己选择直接出手,还是“双变向”晃动后进行突破或者拔起跳投。
打法非常高效简单。
现在的凯文-杜兰特还没有大成的“双变向”,但借掩护空位接球已经成为了他的主要手段。
只是这一次,他刚刚拿到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