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就必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得自主产粮,避免被外界卡脖子。”
“您说的对。”
郑陶目光稍微柔和下来:“粮商间有一句老话,叫‘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人心’。”
“这话有两种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谁拥有了粮食,谁就能让其他人向他靠拢。”
“第二个说法是,一个人如果坐拥和售卖优质粮食,就会让人难以逃离他的影响。”
“我年轻那会儿,信的是第一个说法。”
郑陶看向窗外,轻轻搓了搓手。
“那时候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量应该是最重要的,足够的粮食能让人们不会挨饿,这毫无问题。哪里产粮,哪里就会对人充满吸引力。”
“当我去过很多集镇和城市后,慢慢我发现,事实和我想的不太一样。现实的情况是,即使早就有足够的粮食——哪怕是价格最低廉的干菇,也无法进入到大多数人的那里。”
“粮食问题不仅仅是农作物的产量问题,还有更复杂的分配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决,饥饿是一定长期存在的。”
“就像是一个富翁,他拥有许多黄金,但一点也不肯分给大家。那么对其他人来说,他和一个穷光蛋又有什么区别呢?”
郑陶看向周异:“我知道,公司的农场已经开垦完成,红薯和花生,都是很好的粮食,不过倒不是沙港产的粮食。”
“粮食的最大作用是饱腹和活命,但要卖得好,得好吃。虽然这有些反常识,但在这个世界上,好吃才是评价一种粮食最重要的标准。便宜粮食卖不掉的大有人在,但好吃而独特的粮食,在各城市都不愁买家。”
这位新来的农业顾问轻声说:“发展农业领域,这两只脚都缺一不可。充足的粮食储备以确保不会出现饥荒,优质的粮食用作对外出口持续输出影响力,数量宜少而精。”
“当然,我说的是正常秩序下。如果是战争和灾荒时期,那就另当别论,只是那也不再是简单的粮食问题,而是复杂的权利和计算问题了。”
周异和郑陶聊了一阵,感觉他的确有东西,对于各种粮食如数家珍。
他提出:“我想加工一种简单的食物……这东西能长距离运输,并且拿来就可以吃,而且只要是干燥环境也能长期保存。”
郑陶提出:“还是让我看看实物和制作流程吧。”
于是周异当即启动了翡翠城,借助建筑生命的力量将一堆红薯干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