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的看向了自己的老师。
在得到了荀子肯定的点头之后,韩非顿时苦笑一声,硬着头皮朝着罗浮走来,虽然之前,韩非的确因为罗浮的短短两句话,而心神大乱。
可在度过了这个阶段之后,韩非却是愈发坚定了自身法家学说的理念来。
在韩非看来,善恶的根源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法家,才能够惩恶扬善,若无法家之约束,岂不是愈发人心不古了吗?
罗浮此刻的讲述,反而让韩非更加坚定了自身的理念。
毕竟就连罗浮自己都说了,随着技的进步,人心不古,已成必然,也就是说,上古之治,注定无法重新回归了,而在人心道德沦丧之中,单纯靠儒家的礼制和道德教化,是根本不够的。
虽然法家和儒家,仿佛水火不容一般,但实则法家本质上,完全是从儒家的礼制之中脱胎出来的。
所谓的礼,可不是什么见面打招呼的礼节,而是规矩,上至身份阶层已是注定,下至方方面面都在礼制之中。
只是,春秋乱世,宗周定下的礼乐制度,彻底崩坏,这也是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候。
当礼无法约束时候,更加残暴的法就诞生了。
礼和法本质上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般,只是礼是森严的约束,法是残暴的禁止,礼法之间,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了。
来到了罗浮的面前之后,韩非硬着头皮朗声道:“恭贺师叔,学术大成,今日论道,俨然已经证明,师叔乃是儒家大宗师了,还请师叔,为我儒家弟子,开讲大道。”
所谓讲道,实则就是授课,只是,相比起寻常授课来,罗浮的学术,在诸子百家眼里都近乎于大道了。
韩非的提议,看似戳中了在场诸子百家和列国权贵使臣们的需求,但实则,像是六指黑侠,还一些其他有心招揽罗浮的人,却是默默地叹息了一声。
因为韩非的话,俨然是将罗浮彻底当成了儒家的大宗师看待了。
若是明日,罗浮真的在儒家小圣贤庄中讲道的话,从此以后,儒家就要再次多出一子了。
继列国公认的孔、颜、曾、孟、荀之后,当再次多出罗浮这一子了。
在儒家之中,公认的子,共有五个,这是被列国和诸子百家所公认的,儒家五子。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和现在唯一的儒家大宗师荀子。
而罗浮,那惊人的武力暂且不提,仅仅是他现在所宣扬的学术理论,就足以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