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前行。
接下来的几天,王嘉瑞和吴晓倩将调查的重点转向了林心怡的校园生活,尤其是她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日常互动。他们意识到,要全面了解林心怡,就必须深入到她的日常中去,寻找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他们首先走访了林心怡经常光顾的几个地方:学校的图书馆、食堂、以及她常去的那个安静的角落。每到一处,他们都尝试与那里的同学或工作人员交谈,询问关于林心怡的点点滴滴。
在图书馆,一位管理员阿姨回忆说,林心怡总是独自一人在角落里看书,偶尔抬头望向窗外,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忧郁。阿姨还提到,林心怡曾向她借过一些关于心理学和自我成长的书籍,这让她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样的书籍在中学生中并不常见。
在食堂,他们遇到了几位与林心怡同班的同学。这些同学表示,虽然林心怡成绩优异,但她平时话不多,与大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过,他们也都承认,林心怡是个非常努力的学生,经常能看到她在课间或午休时仍在埋头学习。
最让他们感到有收获的是,在学校的那个安静角落,他们遇到了一位经常与林心怡偶遇的同学小李。小李透露,林心怡曾几次无意间提到,她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像个“局外人”,尽管她努力想要融入,但总是感觉格格不入。小李还提到,林心怡曾提到过一个叫“秘密基地”的地方,说是她用来放松心情的小天地,但具体位置却没有透露。
这个“秘密基地”引起了王嘉瑞和吴晓倩的极大兴趣。他们决定在校园内外进行一番搜寻,希望能找到这个地方,或许那里藏着林心怡更多的秘密和心声。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在学校后山的一片小树林中找到了这个所谓的“秘密基地”。那是一个由几块大石头和一棵大树围成的简陋空间,里面散落着几本旧书和一张手绘的地图,地图上标记着林心怡心中的一些重要地点,包括她的家、学校、以及这个“秘密基地”。
在“秘密基地”里,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日记本,上面记录着林心怡从高中开始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憧憬与希望,到后来的迷茫与孤独,再到最后的绝望与挣扎,每一页都充满了她的情感波动。日记的最后几页,林心怡写下了她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迷茫,以及对那些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想的渴望。
通过日记,王嘉瑞和吴晓倩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林心怡的内心世界,也明白了她为何会走上那条不归路。他们意识到,林心怡的自杀并非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