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回家也不用太担心有没有被偷家。
连晚上睡觉,她都能睡的安稳些。
棍棒之下出不出孝子她不知道,但棍棒之下出好狗是真的,米饭就是最好的例子。
转眼到了7月初,天气越来越热,北省已经两个多月没有下过雨了,河水,井水的水位都下降了很多。
村里人开始焦虑,特别是村干部,担心今年农作物的收成。
看天吃饭的年代,风调雨顺很重要!
好在沈家坳附近有条大河,就算其他小河溪水都干枯了,还可以从这条河里引水到田地里。
只要不是特大干旱,这条河的水一般不会干枯,靠着这条河,村里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干旱年。
不过,这条河途经十多个大队,如果真的干旱年,被上游的大队拦截水源,到沈家坳时就所剩不多了。
这天村里的铜锣声敲响,一共6声,表示大队每家派一人来开会。
乔筠汐骑着自行车到晒谷场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少人,沈建军几个村干已经等在那里了。
等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沈建军才拿起一个大喇叭开口。
“已经有2个多月没有下雨了,小河很快就供应不了田地的水量需求,所以大队决定,明天开始清理大河那边的河渠。”
从大河引流到沈家坳的田地是有一条河渠的,只是这几年风调雨顺,很久没有用上,有些荒废了,需要清理出来才能用。
由于两个多月的干旱,大河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还要建造河堤把水位提高,才能引流到河渠上。
沈建军说完大体的情况,就开始分组,除了田地必要的人手,其他壮劳力全都参与到引水工程上。
乔筠汐被分到清理河渠。
第二天一早,乔筠汐拿着锄头就出了门,米饭留在家里看家。
河渠太久没有用,上面长满了杂草,河渠里满是污泥,石块等。
村民有带锄头的,有带铲子的,有粪箕的,还有带箩筐的……
裴渊负责开拖拉机,运送石头以及装满砂石的麻包袋到河堤处,建河堤。
一天下来,乔筠汐难得感觉到了疲惫,好在她的身体已经养的比之前好了很多,不然还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众人热火朝天的干了几天天,总算完工,看着河水被引流到河渠上,然后被分流到需要的田地上。
大家都很高兴,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只是,第二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