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孔子才有感于礼崩乐坏。
既然六经不能再注了,六艺便可以再拿起来。
不过,周代那种六艺中“易”、“春秋”,与圣上的要求所违,那就只有采取另一种六艺了。
即礼、乐、射、御、书、数。
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
其中射箭、驾车(御战车、驾车)为军事技能。
这种六艺,原为周代的“造士之艺”,就是制造精锐武士的技艺。
但随着秦皇扫六合,大一统王朝的到来,这些精锐武士对大秦帝国而言,便是不安分的存在。
王朝犹重“维稳”二字,自秦以来,历朝历代都在削减百姓的“血气”。
正所谓“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历代皇帝宁愿儒文乱法,也不容侠武犯禁。
但这都是好技艺,在生活中多能用的到,是绝对的实用之学。
圣上要禁六经,那内阁便开六艺,之后惹出什么麻烦,也与内阁无关。
高拱、胡宗宪、海瑞、朱衡都看出了李春芳的提议,明显有着几分摆烂的意思。
在朝廷中,文官要是想不去做某件事,便去曲解、扩大执行这件事,如此一来,就会惹出麻烦,而让这件事得不到有效执行,从而失败或停止。
面对同阁阁臣的目光,李春芳两手一摊,并不解释。
他的确在对抗圣意。
时至今日,在内阁中,依然存在着两位名门望族出身,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阁老。
一是陈以勤,南充陈家。
二是李春芳,兴化李家。
南充陈家犹在兴化李家之上,走到了上古世家的境界,江山更迭、朝制更改,都难以影响南充陈家的存亡。
但兴化李家不行。
兴化李家虽有几分“薄产”,但归根到底李家还是儒家传统的“耕读传家”家族。
李家可以接受儒家落寞,但不能接受儒家彻底消亡,一旦选才、选官制度发生彻底改变,那李家就没有办法再保证代代有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了。
圣意在上,李春芳只是个卑微的阁老,不能不做,那好,你要灭儒家,那我便禁文气,复武风。
当华夏人人血气如龙,这皇位,不知道朱姓皇族还能不能坐的下去。
即便圣上能坐,那下一代皇帝呢?下下一代皇帝呢?
且看谁能熬得过谁。
海瑞向来对大族子弟厌恶,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