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上杉氏,一边要应对尼子氏的进攻,一边要防备治下倭人的逃亡,时不时还有“小奉先”,想要掀翻两个大名,投入到尼子氏的怀抱中。
两名家督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在内外夹攻下,可谓是心力憔悴。
不过,两人和尼子义久不同,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对于明廷的险恶用心,尼子氏的带路倭奸,是深恶痛绝。
为了倭人政权的延续,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派人将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就是足利义昭提前掳走,转移到了安全地方。
《三国演义》,在倭岛上,是被奉为神书的存在,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看过无数遍,避免了锦衣卫、尼子氏“挟将军以令诸大名”的事发生。
但武田氏、上杉氏的情况,依旧在持续恶化中,家军越来越少,地盘越来越小,被尼子氏蚕食殆尽,只是时间的问题。
作为国使,细川藤孝始终忠于室町幕府,在国土即将沦丧他国组织之手时,他没有改变的能力。
半岛的郡县,与高丽王李峘、高丽世子李暊的全部死去有直接关系,在这对父子死之前,明廷对郡县半岛的事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而高丽世子李暊的死,给了明廷主战派、激进派郡县半岛的机会。
但李暊的死,却和他细川藤孝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一月速成“二天一流”,是他的谎言,夜中刺杀李成材,也是他的蛊惑。
细川藤孝烧掉了国中传来的书信,细川藤孝望着火光,火光映入眼中,那是想要毁灭一切的眼神。
倭岛的悲剧,不能仅在倭岛上演,明廷的不征之国那么多,倭岛甚至孤悬海外,却因银矿、金矿蒙难。
其他的不征之国,如果什么事都没有,本就黑暗的心理又怎么会平衡呢?
纸灰落地。
玉熙宫、内阁对李成梁,叛军的消亡,暂时有些顾不上,因为葡萄牙对大明朝土地的“侵略”被发现了。
大明朝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有着渊源的历史,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就不必多说了。
而世界其他国家与大明朝的接触,却值得一提,特别是从上个世纪就成为海上强国的葡萄牙。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及欧洲重商主义的发展,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更多的寻求海外市场。
在此期间,海盗式的殖民扩张就成了常事,而那时的大明朝对西方了解甚少,为了同东夷的倭寇相区别,称其为番夷。
弘治六年,一批番夷侵扰东莞守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