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圣上都过了五旬寿数,不再年轻了。
但向吕芳、黄锦打听了下,圣上修道有成,正是龙精虎猛的时候。
皇后一人都承受不来恩泽,两位新晋皇贵妃娘娘,五位新晋贵妃娘娘,在这几日里,都得到了滋润。
阁老们还有几分不放心,特意请太医院院正李时珍进宫为圣上瞧瞧,在得到神医“无碍”的诊断后,这才放下心来,安然处理国事。
不得不说,让司礼监在内阁值房做事,内阁不必请示玉熙宫,国事解决起来,省了不少路上的功夫,效率快了不止一点半点。
年底了,六部都呈上了开支账单,张居正在吏部的账单上签了字,高拱在户部的账单上签了字,胡宗宪在刑部和工部账单上签了字,李春芳则在礼部和兵部账单上签了字。
吕芳、黄锦在六部账单上批了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嘉靖四十年的国事,都告一段落了。
虽然圣上暂时不理国事,但内阁、司礼监还是各呈了一份核对后的六部账单送到了玉熙宫。
听到那声铜罄之音响起,司礼监的吕芳、黄锦,内阁的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竟下意识地长舒了口气,心底隐隐有几分庆幸之意。
放松的是,这个充满血色的嘉靖四十年,作为臣子(家奴)的他们,终于给予圣上,给予大明朝,给予史书,一个还算圆满的答卷。
可以预见的是,嘉靖四十年,必将成为后世无数史学家研究、探寻的时间。
这一年间,朝野动荡、士林啼哭、商道近毁、北征开启、田地大丰收……
有太多的事,值得后人去追考。
而让他们庆幸的是,顺利活过了今年。
史书上必然会留下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是浩瀚的史书,会为他们单开一页。
就像诸葛武侯那样。
贤名永垂不朽。
国事暂毕。
阁老们终于不再繁忙了,脸上苦大仇深的表情也随之消失了,有了坐到一起闲聊的时间。
在张居正的坚持下,隔壁的吕芳也受到了邀请,一块饮杯茶。
内阁中书舍人、张居正门下弟子刘台,为阁老、吕芳斟茶后,便识趣地离开。
吕芳望着刘台的背影,尤其是后脑,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吕公公,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张居正向来护犊子,注意到吕芳的异样,询问道。
“没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