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惨痛的代价。
后来的佛门,只敢在《老子化胡经》上和道门辩白,却完全不敢再拉儒门战斗。
北魏、隋唐、宋元,道、佛之间进行数十场论战。
尤其是在元朝初年,由于丘处机跋涉千里游说成吉思汗,由此全真教势力强大,大肆刻印王浮的《老子化胡经》,并新造《老子八十一化图》,大量印发。
明确宣称道教、佛门皆由太上老君创立,华夏文明起始于老君,三皇五帝皆是老君化身所教化,老子、释迦牟尼皆是老君化身,将整件事情推向了高潮。
佛门怒火冲天,差点要与道门开启现实论战。元宪宗蒙哥为了平息佛门徒的愤怒,两次召集佛道辩论。
元宪宗八年的辩论是有史以来场面最大、时间最久的一次佛道辩论。
禅宗僧人祥迈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奉敕将此事全程纪录,名为《辨伪录》。
元宪宗八年七月,蒙哥命忽必烈亲王召请各地僧、道两宗,僧人三百多人,道士二百多人,佛道两方各出十七名代表,佛门方面以少林寺福裕长老为“头众”,道教方面以全真道的“权教”张志敬(张真人)为“头众”。
双方围绕道教的《老君八十一化图》、《老子化胡经》及其他“谤佛”道书进行辩论。
包括儒者在内所谓“九流名士”来到上都的皇宫聚会,参加集会的担当“证义”的丞相、大臣及儒者共二百余人。
辩论由忽必烈主持,掌管佛门事务的那摩国师、八思巴国师、西蕃国师等人一并到场。
在辩论中,佛门方面准备充分,紧紧抓住《化胡经》是否为老子所说、何为佛、老子有无到天竺化胡成佛、道士能否持咒做到入火不烧、白日上升、摄人返魂、固精久视等问题,让道士答辩,忽必烈、八思巴国师也亲自向道士提出质难。
如此证伪的方法,纯属是佛门耍无赖,元朝皇室拉偏架,毕竟,道门无法施展这些神通,佛门同样施展不了那些所谓的佛法。
道士认输了,《老子化胡经》也被当伪经被焚毁了。
但这样的辩论,显然无法服众,经书可以被焚毁,但经文却能口口相传流传下来。
在《老子化胡经》的问题上,佛门攻击过道门,攻击过儒门,以此做为儒门议题,属实杀人又诛心。
新的三方论战将启,大殿众人都有种重见历史的感觉,佛门要再次以一敌二,证伪《老子化胡经》。
内阁奏请的佛门议题,朱厚熜自是欣然准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