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儿嘬着小嘴跟他老祖说着婴语。
老爷子笑道:“现在的娃多机灵啊,一点点大就想说话了,老大他们一岁的时候都没他机灵。”
周母:“老汉儿,你咋不想想九儿天天有人陪着,老大他们那会儿,不能坐的时候就背在背上干活,到他能坐了,收工回家就放轿椅里,大人忙得脚不沾地,哪有人跟他们说话?”
周父听后点头,“是不能比,我记得那会儿老大自己都走不稳,就要带老二了。”
老爷子:“这倒也是!”
周母看了看烤炉上放着的闹钟,“都九点了啊!你小舅他们还没送红菇来,今天是不是不来了啊?”
杨春燕看了看火辣辣的日头,“一连半个月没下雨,太干了就不好捡。”
周母想起他们从大坑里捡回来的那些菌子,“要不我们去大坑看看?”
“要得,去捡点鲜菌子回来,晚上吃汤锅。”杨春燕说着去拿了家什,对老爷子说,“爷爷,九儿饿了,你冲几勺米粉给他吃。”
“好!天热林子里有老梭,你们小心点。”
“哎!”杨春燕应下,和周母一起往后山走。
杨春燕婆媳沿着那条小路往下走,周母指着东面的崖壁,“你看怀安割了的石斛又发出来了。”
“嗯!只要不连根拔,过两三年就能采一次。”
周母扭头看着她,小声道:“这个大坑包的最值,就跟捡钱一样。”
杨春燕点点头,“做梦都没想到下面还有这么多石斛。”
婆媳俩拄着药锄,一直走到前些天捡菌子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发现下面比上面凉爽多了,也很湿润,不像山上的林子那么干燥。
周母一眼就看到几朵菌帽已经盛开的鸡枞菌,“这个好,煮汤最巴适不过了。”
“开张就捡到鸡枞,今天的收获应该不错。”杨春燕拿起撬棍,拍拍菌伞撬起一朵,放篮子里。
周母笑道:“今年就菌子刚出来的时候,吃了两次鸡枞,还没好好吃过呢!”
杨春燕想起鸡枞油,“跟大哥他们说说,收一些回来炸鸡枞油咋样?”
想一斤鸡枞,差不多都能割一斤肉了,周母毫不犹豫的摇头,“算了,除了煮面吃,配其他的东西又没多大吃头,炸一次还费油的很!”
杨春燕想起以前吃过的香菇酱,“用香菇、大脚菇加上五花肉炸香菇酱,那个不费油,煮面也好吃。”
周母听说不费油,用的还不是死贵的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