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氮气后,方豫按动了一下托卡马克背面的点火开关,嗡的一声,球形等离子腔体内的氮气快速旋转起来,而与此同时,腔内的氮气温度也开始升温。
在电流的加热作用下,腔内的氮气温度逐渐升高到了氮气电离要求的十八万开尔文温度,而在温度到达的瞬间,腔体内的氮气就变成了一团闪耀着蓝紫色的光团。
在磁场的约束下,这团发着蓝紫色光芒的等离子体沿着磁力线快速的旋转,逐渐形成了一片如同银河系一般的蓝紫色光团旋涡。
第一步实验算是成功了!
方豫用力的挥了下拳头。
说明这个球形托卡马克对高温等离子体的磁约束是有效的!
接下来就是第二步实验了。
方豫关掉电源,把托卡马克提起,放进一个黑黢黢乌突突的金属箱中,设备的数据线和电源线通过箱体下方的一个洞口穿出,重新连接电源和电脑后,又往里面扔了一个盖革报警器,随后关上箱门。
刚刚是通过把氮气加热至十八万度,达到电离状态,测试这个微型托卡马克的等离子磁约束能力,但真正的聚变反应至少要求一亿度以上的高温。
而如果想要稳定保持可控的聚变反应,并且有足够的经济利益,三亿度的高温才是基本要求。
接下来,方豫要做的就是要把托卡马克内的温度逐渐升高至三亿度,测试这个托卡马克是否能承受这么高的温度以及是否会有高能粒子穿透屏蔽层导致辐射。
氮等离子不会产生聚变,但在三亿度的高温下,几乎所有物质都会失去电子,出现极强的放射性。
同时,如此高温的等离子体,也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对托卡马克的磁约束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方豫的生命本质已经提升到了碳基生物的顶点,放射性对他的DNA已经基本造不成损伤,并不担心辐射,主要还是担心身上沾上辐射后回到蓝星影响周围的人。
重新开机后,托卡马克又迅速升温至十八万度以上,等离子体重新形成。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设备内的加热方式不只是电流加热一种,托卡马克内部集成的射频加热器和高频微波发生器同时开始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等离子体的温度也快速提升,不过几十秒的时间,等离子体温度就已经来到五千万度以上!
而此时,托卡马克内的一个赛博朗钢制成的小喷嘴朝着这团等离子体旋涡喷出一小团中性氢。
在高温之下,这团中性氢迅速形成氢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