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 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这里的贪──指的是贪求世间的财物,而且是过分的贪求,不是一般合理的贪求。先看第一个现世的因果——惑:
贪习交计──贪是烦恼的现行,习是种子;就是贪爱的烦恼跟现习交互的作用,就产生业力了。什么叫业力呢?发于相吸,吸揽不止。贪爱财物的人,为什么有一个吸字呢?就是他老是想要把对方的财物吸过来;不断的放纵自己的烦恼,到最后…相续的造作,无惭无愧,那么当下果报之冰出现了,就有这个积寒坚冰。因为你不断的吸寒气,久了以后,就产生一种身心的寒冰、身心冻冽的相状出现。这是约着当下的因果来说,下一段约着来世的因果,先讲一个譬喻: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这个人用嘴巴去吸取外在的冷空气,吸久了以后,你内心就有寒冷的力量产生。
以下合法──二习相陵,习也是讲烦恼跟现行。这种贪爱──过去生的习气跟今生的造作,就会招感来生咤咤、波波、罗罗,这三个都是寒冰地狱,是约着他的一个受苦的声音。寒冰地狱的罪人,他因为寒冷而叫出的声音:轻微的叫咤咤,中度的是波波,严重的是罗罗,寒冰地狱的相貌。青赤白莲这也是寒冰地狱,这是约着我们身体的冻伤的相状。莲华这个罪人在冻伤以后,皮肤破裂了,就像莲华开敷,比较轻的──他的皮肤出现了青瘀,中度的──是红肿,比较严重的──就是变白色,整个血液都停止了,苍白、没有血色,青赤白也指寒冰地狱。所以:十方如来,看到这个贪求财物,就像贪水一样,菩萨见贪如避瘴海,就像大海中有毒的瘴气,吸到体内中毒而死。
这里的因果思想,跟我们《地藏经》一般讲的因果,就不太一样──
《唯识》的因果思想,比较偏重在来生,这里的观照,就菩萨的假观,当你生起烦恼的时候,你要预先知道未来的果报,它的重点在这里。
你要怖畏当来的果报,你才会厌恶当下的恶因!
我们一个修行者──初发心菩萨不可能说你完全不起烦恼、完全不造业,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你不要让你的业力烦恼变得很坚固,问题在这里,不能让它辗转增胜,就像滚雪球一样…不可以!所以初心菩萨他不是断烦恼的现行,是断烦恼的相续。
《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识,断相续心。
经典上讲到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